2019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洱海全湖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确保6个月、争取7个月达到Ⅱ类,不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
●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2019年全州重点工作
(一)决胜全面脱贫攻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必须一鼓作气、聚焦聚力竭力冲刺,实现全州整体脱贫。
要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上下功夫, 坚持脱贫不脱帮扶、不脱政策,巩固好脱贫摘帽成果,实现全州县市、乡镇、村整体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决不拖全国全省的后腿,确保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要在增加稳定收入上下功夫,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力争发放产业信贷资金30亿元,发挥互助资金作用,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要在有安全住房保障上下功夫,实施0.9万户农村危房改造,确保年内全面消除危房。抓实易地扶贫搬迁,确保10月底前云龙县新增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面搬迁入住;
要在有良好的教育医疗保障上下功夫,持续加大“控辍保学”和“两后生”就读职业学校工作力度,对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应助尽助。巩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率,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动态参保100%;
要在改善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启动通30户以上村民小组道路建设和4G网络覆盖,解决好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完善易地搬迁点基础设施;
要在社会帮扶上下功夫,落实好教育部及直属高校直属单位对口帮扶措施,实施好浦东新区援建项目,积极争取企业帮扶支持,激发群众斗志,形成攻坚合力。同时,抓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各类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促进脱贫攻坚质效提升。
按照乡村振兴20字方针要求,尽快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理市和已摘帽县全面转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抓好乡村振兴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二)决战洱海保护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保持定力,攻坚克难,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洱海保护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勇于从“就洱海抓洱海保护治理”等“六个误区”中走出来,推进“四个彻底转变”,举全州之力以革命性措施打好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坚决把洱海流域建设成为云南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区。
要全力抓好保水质防蓝藻各项工作。加强截污治污体系的完善和运行管理,切实提高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严厉打击违法排污。制定落实“一河一策”治理和管理方案,以北三江为重点,全面消除27条主要入湖河道V类及以下劣质水。实施初期雨水拦蓄工程,推动农田尾水循环利用等;
要全力实施一批保护治理重大项目。抢抓政策机遇,抓实项目资金争取筹措,确保洱海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项目全面开工加快建设。高标准建设50公里生态廊道隔离带,加快推进“1806”小镇规划建设;
要全力推进流域转型发展。以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为抓手,全面落实“三禁四推”工作,限制大肥大水种植业发展,加快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大力推进“水稻+”、绿色有机蔬菜、有机烟叶、中药材和水果等规模化绿色生态种植,增加流域群众收入;
要全力构建健康生态系统。强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洱海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管理,坚决彻底关停非煤矿山,加快实施湖滨带绿线“复绿、补绿、增绿”,新建2227亩入湖口生态湿地,加强苍山森林植被管护,实施好海东面山工程造林1.1万亩和洱海流域退耕还林5000亩。
高度重视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森林大理建设,强化污染综合防治,推进河湖长制落实,抓实环保问题整改。
(三)强化五网基础建设,促进投资较快增长
抓好综合交通网建设,围绕建设云南第二铁路枢纽,加快推进大临、大瑞铁路建设,做好大攀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启动大理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和高铁枢纽站、动车所建设等;
抓好水网建设,支持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加快推进,抓好大理受水区项目建设等;
抓好能源网建设,加快县城天然气管网建设,实现祥云、永平县通气用气,争取鹤庆至剑川天然气支线开工,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充电、加气等配套设施建设;
抓好互联网建设,加快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扩容升级骨干网和城域网,实施“千兆光纤进小区、百兆光纤进乡村”工程,加快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大幅提升城乡固定宽带普及率和自然村宽带光纤通达率等。
抓好重大项目投资。完善项目储备、滚动接续和前期工作责任制,加强向上汇报对接,争取更多项目得到国家、省支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精准用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等。
(四)坚决打好“三张牌”,加快培育六大产业
打好“绿色能源牌”推动清洁载能产业发展。要加强州内骨干电网及通道建设,加快组建鹤庆兴鹤工业园区增量配电网合作公司,实施好重点园区增量配电网建设等。
打好“绿色食品牌”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发展。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打造从种植到深加工到市场的绿色食品产业链。突出抓有机,突出创名牌,突出育龙头,突出拓市场,突出建平台,突出解难题。
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围绕“让想创新创业的人到大理来”“让想健康的人到大理来”的目标,建设人才公寓,打造创新创业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精品酒店群,启动并加快浙商大理国际健康小镇建设,用大理最好的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和高端消费群体,加快推进康养休闲度假等产业高端化发展。
(五)做强做大工业经济,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壮大工业经济。重点实施60项重大工业项目,启动一批重点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确保15个项目新开工建设、10个项目竣工投产,实现非电工业投资增长12%以上。扶持成长性好的工业企业做强做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以上等。
支持民企发展。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大发展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领导挂钩、部门联系等机制制度,筛选成长性好的20户重点企业,一企一策“零距离”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发展中的问题。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滚动培育10家民营企业小巨人等。
激活民间投资。落实民企投资负面清单,拓宽民间投资领域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规范推进PPP项目实施,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加快推进项目落地。
培育数字经济。以建设“数字大理”为抓手,强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组织领导,抓紧编制大理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大理市、祥云县、鹤庆县为重点,启动县城数字经济建设,重点打造大理经开区数字园区和沙溪“数字小镇”。
改善营商环境。将2019年作为“营商环境提升年”,专项治理涉企乱收费,明晰收费清单,确保清单之外“零收费”。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开拓市场、创新创造、融资担保等扶持政策,持续降低实体企业成本等。
抓实要素保障。不管是国企、民企,要素保障一视同仁。
(六)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快区域联动发展
加快城镇规划建设。抢抓打造滇西城市(镇)群机遇,严格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加快推进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抓实县域联动发展。坚决改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现状,严格控制洱海流域开发强度,积极向祥云、宾川、巍山、弥渡、鹤庆等方向拓展发展空间,疏解洱海流域环境承载压力。
(七)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推进美丽大理建设
以实施“城乡环境提升年”为抓手,充分发动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投身美丽大理建设火热实践,以打造和评选美丽大理为目标,绘就美丽大理新画卷。
建设美丽县城。重点围绕“干净、宜居、特色”三大要素,突出积极性高、基础条件好的县市,打造一批名副其实的美丽县城。
建设特色小镇。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有实力有情怀的投资主体,开发不同类型的特色小镇,培育支撑就业的特色产业,持续推进特小镇、康养小镇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抓实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努力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建设美丽庭院。引导广大农村家庭成员养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建设美丽公路。打造好楚雄至大理至丽江美丽公路,通过大规模、高标准增绿,建设沿线高品质绿化带、景观带和智能设施,提升服务区功能和品质,提高运营和管理水平,打造绿色长廊、鲜花大道、景点式服务区等。
狠抓“厕所革命”。“五一”前全面消除A级以上景区旱厕,新建改扩建220座城镇公厕,年内实现重点旅游城市A级厕所全覆盖,完善标识标牌,沿街、沿路单位公共卫生间免费对公众开放。
(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市场动力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巩固“三去一降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实施好中央、省的各项改革试点,确保取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等。
扩大对外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澜湄国家、友好域市的交流合作。加快机场临时口岸开放申报建设,开通国际旅游包机直飞航线。继续做好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等。
强化招商引资。坚持“一把手”招商,建立重大招商项目绿色通道审批、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名联络员”的专班服务,促进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
加强财税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财政资金优先保“三保”。定期清理规范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等。
创新金融服务。推进政银企合作,落实好与银行签订的各项合作协议,建立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能贷、敢贷、愿贷的考核激励机制,争取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实体经济。
发展贸易服务业。加大商贸流通企业升限纳统培育力度,新增一批限额以上企业。统筹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现公共服务体系乡级全覆盖、村级覆盖一半以上;积极培育一批电商企业,推进“云品入沪”等。
(九)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科技人才引领。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培育认定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创建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实验室等。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加快“一村一幼”全覆盖,实现一乡一公办幼儿园。完成“全面改薄”任务,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向优质均衡发展,严禁出现超大班额,逐步消除大班额等。
强化医疗服务保障。坚持普惠医疗和高端医疗并重,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用好医保杠杆,强化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设21个医联体、医共体和专科联盟等。
繁荣发展文体事业。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大理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
全力推进创新创业。打造“双创”升级版,加快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加强“滇沪”滇粤”等劳务协作和人才开发合作等。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统筹落实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政策,加强社保基金管理等。
(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州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及时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等。
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落实新“十百千万”示范项目,实施好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等。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强化行业安全监管,有效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巩固全国“长安杯”创建成果,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快“雪亮工程”建设,持续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斗争,抓实反恐防暴、禁毒防艾工作。发展红十字、妇女儿童、青少年等事业,加强国防动员、统计调查、侨务、保密、气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云南网记者 普腾中木 整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