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无到强,“小菌子”撬动大理35亿大产业
近年来,大理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总体目标,坚持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科技赋能,推动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以“小菌子”撬动“大产业”。
在剑川县金华镇庆华村,村党总支牵头推行的“包山养菌”模式让松茸这一“菌中之王”实现年产8.1吨,预计产值450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实力担当”;在洱源县潓罗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产品走进南博会、进博会等国际展会,2024年实现产值约380万元;在永平县胜泉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云南云洱珍庄园有限公司,建立起建、育、种、产、销一体化的姬松茸产业发展链,带动务工4.2万人次,收入约400多万元,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在大理市蝴蝶泉景区、南涧县乐秋乡米家禄村和漾濞县苍山西镇秀岭村,林下仿野生菌种植及体验式采摘,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体验。
州供销合作社经济发展和合作指导科科长邓婷婷说:“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发展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3个,林下仿野生种植食用菌400余亩,设施大棚栽培食用菌3000亩,有一定规模的食用菌种植加工企业(合作社)43家,产值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家,市场主体带动作用明显。”
“十四五”期间,大理州将食用菌产业作为重点促农增收产业,以科技赋能有效激活产业发展潜能,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完成全州野生菌资源普查,共鉴定出野生菌570种,发现新品种“永平囊皮伞”,是全省首家开展州域野生菌资源调查的州市;在永平县、南涧县建立食用菌专家工作站,开展食用菌产业技术培训2000余人次,剑川县成功申报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团项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推动市场主体培育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突破。2024年,全州食用菌总产量达8.54万吨,总产值35.24亿元;预计到2025年末,全州食用菌总产量达9万吨,总产值达42亿元。
州供销合作社经济发展和合作指导科科长邓婷婷说:“下一步,州供销合作社将主动融入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和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大局,加快招引和培育龙头企业以及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休闲观光等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打造联农带农发展新模式。”(吴开睿 刘泉 罗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