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中下旬,位于云龙县诺邓镇天池村的麦地湾梨庄园已经完成了套袋、拉枝等环节,迎来了成熟上市前短暂的闲暇时光。

走进梨园,目之所及全是一行行梨树,枝头缀满的纸袋被梨子挤得鼓鼓囊囊,树枝也被压弯了腰,有些纸袋甚至快要被撑破。取下纸袋,色泽金黄、果型圆润的梨子散发着香甜气息。这一刻,丰收仿佛拥有了颜色、形状、气味。
“到十月底,梨子就可以采摘上市了,我们这1200亩梨树今年的产量预估能到2500吨,产值800万元左右。”庄园负责人杨海波对今年的丰收季充满信心。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麦地湾梨是云龙县高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是云龙山地气候孕育出的特晚熟优质梨品种,以其肉质细嫩、脆甜多汁的口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云龙县以“延链”为抓手,不断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麦地湾梨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做文章,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麦地湾梨庄园就是云龙做优做强麦地湾梨产业的一个缩影。

“技术赋能是品质提升的关键。庄园里的自动滴灌系统精准输送养分。”杨海波介绍,在大理州农业农村局相关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通过矮化修剪、套袋防护、施有机肥等科学措施,梨子的抗病性与甜度显著提升。

加工车间里,梨片、梨膏生产线不停运转,去年研发的梨汁饮料年销量已达5000件。通过精深加工,有效利用次果,提升产品附加值。气调冷库与分级包装流水线则破解了保鲜难题,使供应期大幅延长。“新建的冷库可以储藏1500吨鲜果,我们的梨子能从每年10月底的采摘季一直卖到次年6月。”杨海波说。

此外,麦地湾梨庄园充分融合农文旅,激活新动能。依托天池保护区生态资源,庄园打造的梨园观光、采摘体验项目人气兴旺,梨羹、梨酥、梨酒、梨片炖鸡等特色菜品备受青睐。“餐饮旅游每年也能带来100万元左右的收入。”杨海波说,每年梨花节与诺邓火腿美食节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百人。

以杨海波1200亩核心梨园向四周辐射,形成了“公司+协会+基地带农户连市场”的发展模式,如今天池村麦地湾梨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全县种植面积4.8万亩,总产量达9万多吨,总产值达2.56亿元,涉及农户6000多户。
云南网记者 赵丽槐 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