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保护、传承、焕新,大理古城街区的现代演绎之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10:19:48  来源: 大理州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大理老街丨保护、传承、焕新,大理古城街区的现代演绎之路

  九月的大理古城,热浪渐渐褪去,丝丝的微风让日子添了些许惬意。行走在棋盘状的街巷中,复兴路、人民路、玉洱路三条主街构成的双十字街格局,延伸出“九街十八巷”的脉络体系。

  2022年,大理古城街区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标志着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献名邦”获得了新的认可,也意味着其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近年来,大理州积极开展大理古城风貌保护提升工作,让老街巷、老建筑在保护中发展,在利用中传承,在传承中焕新。

  现今,行走在古城街巷间,百年老院飘出咖啡醇香,传统木雕映照着创意挂画,菌汤火锅的热气升腾起人间烟火,床单厂艺术区引领着现代生活新方向。在这场古韵与新意交融的发展中,古城老街演绎了一条独属大理气质的焕新之路。

  存古韵:“最小干预”下的保护智慧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脉的关键组成部分,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近年来,大理州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和古城风貌保护提升项目,采用“最小干预”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式,进一步留住古城记忆、延续文化脉络。

  目前,古城内15幢历史建筑已全部挂牌保护,127幢传统风貌建筑正在逐步修缮。位于人民路新民街的王家院民宿,一座建于185年前的白族“三坊一照壁”老宅被完好保存下来。石墙砖砌结构、木质门房楼板、手工雕琢的木雕画,乃至门头斑驳的瓦片,都在“修旧如旧”的理念下获得新生。来自成都的辛姓老板十年前租下这座破败老院,经过精心修缮改造,既保留了建筑的历史风貌,又赋予了它民宿的新功能。

704b23c32cba77d193a998e8893f3cdb.jpg
37dd2351742155973214c49cd66363c9.jpg
a4cda676a4417b071b25f9eb8f86b8e3.jpg
b65c272548161ae3c43276dcf2d62472.jpg

  “民宿2015年开业以来,外国游客入住率一直较高。”王家院民宿的店员介绍道,“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游客都很喜欢这里的环境,他们说住在这里仿佛置身‘活着的白族生活博物馆’。”

a00f9b10cb23f22c24c48ced05af27f3.jpg
417929f0620dc96a374a9242f7b99c69.jpg
abcdb59229caff90a0964d5ddda7913e.jpg
8f61cea3834df3de4d70a97fe596cf4e.jpg

  大理古城的保护不是简单的复制,也加入了创新性的传承。在苍坪街,由百年老院改造而成的“菌膳府梅仙画院”餐厅,因院中一棵百年梅树而得名。店内古色古香、静谧悠然,而墙上的卡通瓦猫挂画则为老院增添了现代气息。菌膳府老板常洋说:“这些挂画是基于大理瓦猫元素进行的二次创作,创新后的瓦猫更具活力,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传统元素通过现代设计语言的转译,成为连接古今的审美桥梁,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

7bfc48a922904deb4bb1b7cafad40f8d.jpg
124b45bc9117928af1bf8a366d003855.jpg
f0c0b977fc970b057f1d9133d84fbba8.jpg
cdb1cf24784bf7481bfcd45c9895d9a0.jpg

  焕新生:老空间的新叙事

  保护是基础,活化利用才是让古城老街巷持续焕发生机的关键。位于人民路与复兴路交汇处的无同书院是座百年白族老院,曾经损毁严重。2017年政府初步修缮后,2019年由大理古城华侨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活化利用。

67e465c1380b7abaeeae9cd71d5206f3.jpg
355fe2837b5f5d228f96de4b6af577b4.jpg

  书院现在的主理人吴文文来自北京,谈起为何选择接手书院时,她表示:“在‘新大理人’心中,古城代表大理,守着古城就是守着大理。”如今,无同书院已成为“书籍+咖啡+文化沙龙”的复合空间。由吴文文创建的“如是这般”学习型组织已举办300多期公益活动,来自不同领域的“新大理人”在此进行主题知识分享,内容涵盖个人成长、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领域。吴文文认为,在传统文化和社群聚合的加持下,老院将以新叙事拉开新篇章,成为“大理自由职业者和创业者的聚集地,商务人士的咖啡馆”,进一步搭建起外地人与大理本土的文化链接。

d3fcdd3e8dd7c999001382a02f6a36a4.jpg
60183c9bb60fa7287a3d2408738b1b4d.jpg
606477dc9101b8710106eeeadc3e69e4.jpg
e4a6b80ede83c5fa57b0994b875d1615.jpg
8bf503e770a7c18881e781ad737ce3b5.jpg

  除了文化空间,大理古城也聚集了一批美食场所,为广大游客提供特色美食,菌膳府就是一家极具本土特色的店铺。菌膳府以白族特色菌汤火锅和石板烧为核心产品,辅以腊肉、乳扇、云龙火腿等大理特色小吃,满足多元用餐需求。同时引进了国风表演,让顾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欣赏到精彩的舞蹈,增添了用餐的趣味性和文化氛围。老板常洋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一家具有大理特色的餐饮文化聚集地,让外地人在店里能品味和享受到大理美食,通过美食更深入地了解和喜欢大理。”这种将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相结合的创新,让老院子飘出了新味道。

4441b64cecec26aec0457b95579ab7ca.jpg
44f11bdccadcea38d4c68e347e58aad6.jpg
6be7b410ba04857634e842334529aaab.jpg

  大理古城街区背靠苍山、面向洱海,延续着“街街流水,户户养花”的诗意栖居传统。但现在,这种诗意有了新的表达方式——老院里的咖啡香、艺术区里的热闹集市、民宿院子里的阳光与书香,共同构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街区新生态。(褚雪琴 李婧 杨柯达)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