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牛街乡大松坪村马铃薯种薯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伴随着机器轰鸣声,马铃薯收获机在田地间来回作业,一颗颗光滑圆润、色泽鲜亮、外形饱满且个头硕大匀称的马铃薯种薯被机器翻出泥土,工人们紧跟专业挖薯机在地里来回穿梭,忙碌而又有序地对马铃薯种薯进行分拣、袋装、过秤、上车,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大松坪村位于牛街乡东北部,地属高寒山区,海拔2700米。村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大荚豌豆、马铃薯等特色作物,村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近年来,大松坪村党总支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农民致富、集体增收的重要举措,经过多次科学调研论证,乡村两级决定将马铃薯种薯产业作为大松坪村村民增收致富、村庄产业振兴的突破口,2014年引进了大理英茂种业有限公司,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全面加快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动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今年,我们从9月7日开始采收,到现在为止,釆收了200亩左右,亩产3.2吨左右。今年轮种了860亩,预计9月底收完。按现在这个产量来看,全部收完有2760吨左右。”大理英茂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陈能东说。
“我们通过‘党总支+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有力推动马铃薯种薯增产、农民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增长,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愿望。”牛街乡大松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龚建军说。
据大理英茂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陈能东介绍,公司以每亩780元的价格,在大松坪流转了1700多亩土地种植马铃薯种薯“丽薯6号”,仅支付土地流转资金一项就为村民带来130多万元的直接收入。这里产出的马铃薯种薯亩产可达3.2吨左右,亩产值稳定在8000至9000元。从播种期、管理期、收获期至销售期,全年用工累计达15000人次,为村民带来劳务收入150多万元。这不仅带动了大松坪347户1590人就业,更辐射周边村庄,促进了群众增收。
“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可以照顾家庭,还能挣钱补贴家用,每年还有1万多元的收入,真是太方便了!”大松坪村九组村民罗利花笑着说。
这仅仅是该县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洱源县聚焦群众务工难、家庭增收难和“一老一小”照顾难的“三大难”问题,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通过摸清“底子”、找准“方子”、铺好“路子”建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真正将岗位送到“家门口”,让群众就近就便就业,实现顾家与增收两不误。目前,建立31个就业帮扶车间,带动2865人就近就地就业。培育蔬菜、梅果、花卉等高原特色农业经营主体36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3500余个,累计带动群众季节性用工9万多人次。
云南网通讯员 杨学坤 董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