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美永平】永平:以绿色描绘城市幸福底色
漫步银江河畔,水波粼粼,柳树依依,银杏、榕树、樟树枝繁叶茂,蓝花楹与三角梅竞相绽放,往来行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十四五”以来,永平县锚定“绿美、宜居、特色、韧性”城市建设目标,以“生态文化新城”为精准定位,依托“一河七脉”的天然山水格局,通过系统化推进滨河园林、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园林单位小区建设,精细化实施节点美化工作,成功构建起“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绿中、城在园中”的绿美城市格局,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节节攀升。
打造滨水景观,构建独具特色的滨水园林城市绿地系统。永平县大力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局部景观打造等,相继建成银江河文化长廊公园、银江河滨河公园等8大滨河园林景观,进一步实现“绿美、宜居、特色、韧性”的城市建设目标,让县城成为一处可赏景、可休憩、可享乐的好地方。
拓展绿地空间,构建立体添绿造绿体系。永平县充分挖掘城市中的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通过规划扩绿、拆房补绿、破硬植绿等多种方式,全力提高城市绿地率,满足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需求。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6.1平方公里,绿地面积占246.18公顷,绿地率达40.03%;建成23个城市公园、15个口袋公园,公园绿地面积为92.6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5.22平方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100%。
建设城市绿道,构建“点、线、面、轴、片”融合的绿道格局。永平县新建改建了博南路、博南东路城市绿道,并串联起博南公园、永乐公园等一批绿道。同时,强化重要节点的绿化、亮化、美化,精心布置亭廊、牌坊、小品,力求做到“一点一特色、一点一景观”。目前,县城建成区绿道长达11.622公里,万人拥有绿道1.9公里;完成绿美点位建设131个、绿化美化村庄36.57万平方米,全县形成公园和绿地点连成线、线形成面、面汇成体的绿美城市格局。
创建园林单位和园林小区,构建“推门见绿、移步闻香”的园林景观。永平县坚持让绿于民、让地于民,积极开展“园林式居住区(单位)”“绿美校园”“绿美社区”等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已创建48个省级园林单位和园林小区、3个绿美示范街区、3条绿美示范街道,还命名了200户“绿美庭院示范户”。
在绿美县城建设中,永平县注重融入文化元素。一幅幅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一组组展现永平历史文化发展渊源的景观雕塑,在县城里随处可见。“这些年来,永平县绿美建设、文化建设做得非常好,到处都是绿树成荫的景象,城市功能也很齐全,特别是观音河、银江河沿岸的水生态公园,已经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居民熊先生提起永平县城的变化,难掩心中的喜悦与幸福。(字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