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活态遗产,赋能乡村振兴。近日,漾濞彝族自治县龙潭乡举办刺绣大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民间手工艺人们以赛会友、以赛促传、以赛代训,在交流互鉴中提升技艺、吸引新人,为非遗传承与创新注入新活力。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绣娘们端坐绣台前,神情专注。只见她们目光如炬、指尖翻飞、动作娴熟。银针为笔,彩线为墨,顷刻间,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便在绣布上悄然绽放。传统图腾与现代审美被巧妙地融为一体,碰撞出既饱含民族魂魄、又契合时代风尚的独特作品。围观的群众目不暇接,由衷的赞叹化作阵阵热烈的掌声。
“哎呀呀,快看谢阿姐这朵荷花!花瓣层层叠叠,针脚密实匀净,简直像从布里头长出来的一样鲜活!”人群中不时发出这样的惊叹。她们口中的“谢阿姐”,正是本次大赛的亚军获得者——谢建美。作为县级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她自幼师从奶奶和姑姑,二十余载寒暑不辍,一针一线将百年家传的指尖绝活锤炼得炉火纯青,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刺绣达人”。
“我从小跟在奶奶身边看她刺绣,耳濡目染,渐渐地也喜欢上了刺绣,从十二岁就开始学习了。”谢建美一边飞针走线,一边感慨地对身旁的绣娘说,“咱们老祖宗的手艺,得在传承中保护好,更要在保护中让它活起来、传下去!”
随着绣娘们紧张的创作进入尾声,评委们依据“色彩搭配、针法灵活度、针脚精细度”等标准开始了严谨的评审。最终,绣娘黎菊花凭借高超技艺,众望所归地将冠军桂冠收入囊中。
这场刺绣盛会,不仅为绣娘们搭建了切磋技艺、展示风采的舞台,更为非遗的薪火相传与创新求变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举办这次大赛,是想通过这个平台‘以赛引才’,吸引更多爱好者参与进来,发掘、培养有潜力的非遗新苗。最终目的,是要让这‘指尖技艺’真正变成带动乡亲们致富的‘指尖经济’,把咱们龙潭乡这张独特的民族文化名片擦得更亮,传得更远!”龙潭乡党委副书记李勤在现场道出了初衷。
近年来,漾濞县龙潭乡党委、政府立足山区少数民族文化富矿,持续加大文化生态保护力度,深挖优秀文化遗产。通过构建“传习所+传承人”的传承模式,常态化开展培训与赛事,让非遗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不断提升其知名度与美誉度。据悉,龙潭乡已建成 4个非遗传习所、1个州级非遗工坊和乡村振兴非遗传承基地,成功申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州级3项、县级7项,拥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州级4人、县级12人,非遗传承保护成果斐然。
云南网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张晓玲 马建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