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海娟,用24年的创业,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创业妇女变成漾濞县漾江镇海娟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当选为漾濞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她用“实体店+电商”的销售模式,成功把漾濞“土特产”卖往全国各地,带领村民群众增收致富。
24年创业坚守终获“回报”
在漾江镇江桥村群众眼里,代海娟从小头脑灵活,敢想敢干,总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爱折腾的闯劲,她从17岁学做生意,开过杂货店、卖过针织品、水产品。2015年,代海娟牵头成立了“漾江镇海娟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历经10年发展,合作社社员从最初的55户增加到近300户,其中包括95户生活困难户,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余人务工。
合作社成立初期,主要以中药材种植销售为主,但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不稳定,且中药材种植周期较长、见效慢。代海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开始四处奔走,寻找“短平快”的种植项目。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宾川县宾居镇乌龙坝、大营镇杨柳村等地考察交流时,发现当地种植的水晶豌豆生长周期短,市场价格稳定,加之适宜水晶豌豆生长的海拔、气候与漾江镇相似。凭借一股子敢想敢干的拼劲和多年积累的市场经验,她说干就干,一边前往宾川拜师学技术,一边把合作社员带到宾川实地参观学习。2019年发动社员和农户示范种植280多亩水晶豌豆,合作社给予种植社员和农户全程免费技术指导,按不低于每公斤3元的保底价格收购,当年水晶豌豆种植平均亩产值达8000元。
因合作社联农带农,带动漾江镇群众增加收入成效显著。2016年被评为“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17年被评为“省林农专业合作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18年被县妇联评为“漾江镇巾帼脱贫示范基地”。
“我认为在选择创业的时候,要因地制宜,不怕失败,敢于尝试,我的创业秘诀就是敢于尝试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恒心,结合市场变化,果断选择有前景的项目,只要你能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回想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代海娟感慨地说。
“山货”进城终圆儿时梦
让家乡的农产品“出山进城”“卖给城市消费者”是她一直以来的创业梦想。2020年1月,代海娟在漾濞县城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土特产实体店,收购销售农村群众自产的核桃、中药材、蜂蜜、野生菌、土鸡蛋、贡菜等农特产品。
“我不仅仅是她的员工,在生活中她还总是在帮助我。她是我见过最坚强、最善良的女人,多少次失败她也能挺过来,再苦再累她都能坚持下来。”漾濞店员工唐秀香一说到她的“代老板”,便直竖起大拇指。
2024年8月,她的店成功成为“逐南味”的加盟店,扩大了销售市场,借助加盟店的平台将漾濞“土特产”远销全国各地,同时,消费者也能在她的店里买到全国各地的名优特产。2025年4月,在省民宗委驻村干部的牵线搭桥下,“海娟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平坡镇高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在昆明市开设“大理漾濞平坡乡村振兴土特产销售中心”,由“海娟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每年支付给高发村4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优先收购高发村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和一般户的核桃鲜果、核桃干果、核桃油、核桃仁、畜禽产品、野生菌、蜂蜜、贡菜等农特产品,还将漾濞农村的农特产品在土特产销售中心销售。
“大理漾濞平坡乡村振兴土特产销售中心”自5月29日开业以来,已有会员140名,月销售额超出预期效果,同时还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店里的产品品质超级好,特别是土鸡,给家人吃还是送朋友都很赞。我还充了5000元会员,平时有活动她们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价格也不贵。”家住昆明市五华区环城西路市民杨女士觉得专营店物美价廉,产品放心,不仅自己买,还热心地介绍了好多朋友购买。
小小“土特产”,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大城市市民的幸福生活、一头还连着代海娟的致富梦:“一个人富不叫富,我现在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云南网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李灿美 李庆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