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注|置身“贪腐现场”,大理州年轻干部如何抉择
“爸,我的第一次就是从收了老板的两条烟一瓶酒开始的……”面对父亲的质问,杨霁筠声泪俱下地向父亲坦白。
近日,以大理州近年来查处的“一把手”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为素材创作的沉浸式警示教育庭院实景话剧《抉择》在大理州非遗博物馆上演,该剧将纪法解读融入剧情,将决策、用权、交往、家风等乱象和廉洁风险点集于主人公“杨局长”一身,让“看剧人”在“身边人”“剧中人”的教训中揽镜自照、反躬自省,为在场年轻干部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直观的警示教育课,让大家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话剧《抉择》剧照 冷云 摄
“剧中主人公的下场,充分诠释了什么叫‘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这也告诫广大党员干部,面对组织教育挽救的良苦用心,要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及时重回正道。”演出落下帷幕,但观演的年轻干部还沉浸在扣人心弦的剧情中,思考着“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据悉,该剧自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26场次,警示教育年轻干部1000余人次。
联袂打造《抉择》,是大理州抓实年轻干部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净化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
大理州年轻干部现场沉浸式观看《抉择》 杨源 摄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抓好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警示教育,大理州不断创新尝试警示教育新方式,将警示教育从会场搬上舞台,打破传统警示教育的枯燥和单调,通过生动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形象,将纪律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以戏剧冲突展现人性挣扎,以文化审美传递廉洁理念,将严肃的纪法教育转化为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表达,增强了警示教育感染性、穿透力,让年轻干部产生思想共振、情感共鸣。
此外,大理州还聚焦“身边事”“身边案”,做深做实警示教育工作,持续强化升级案件查处的综合效应,力求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施治。先后拍摄了《“花式捞钱”局长的不归路》《沉沦江湖的“豪爽县长”》《从“审片人”到“片中人”》《经开“蛀虫”现形记》等系列警示教育片,抓住不同案件查办的特点,深层次剖析揭露“一把手”存在的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项目“一手抓”、出事“一锅端”等霸道行权、违规用权、任性滥权,甚至以权谋私、大搞利益输送等突出问题,创新警示教育表达方式,成为深受欢迎的警示教育爆款产品。
话剧《抉择》剧照 冷云 摄
下步工作中,大理州将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升级改版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编印典型案例警示录、打造“纪检小剧场”,创作小品、舞台剧、快板等文艺作品,组织纪法宣讲团巡回宣讲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丰富警示教育产品供给,深化警示教育强震慑、固防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