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大理漾濞:科技种烟助力群众增产增收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9日 16:40:05  来源: 云南网

  正值烤烟苗生长的关键时期,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龙潭乡水竹坪村烤烟育苗基地,一座座排列整齐的育苗大棚映入眼帘,棚里的烟苗正在吐露新芽。

  “龙潭乡有着悠久的烤烟种植历史,种植技术已趋于成熟,育苗阶段采用的是漂浮式育苗,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减少水用量和人工投入,降低成本,而且能够促进烟苗根系发育,降低病虫害几率,提升烟苗质量。”育苗员崔秀光介绍,“育苗基地共有522个大棚,每个棚可育苗约40盘,能覆盖4700多亩种植面积,为全乡提供优质烟苗的同时,还能为全县提供预备苗,目前烟苗长势良好。”

  “近年来,我们推广的膜下小苗移栽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湿度、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烟苗成活率与质量。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打算全面推行滴灌技术,肥料和水可通过管道直达烟苗根部,滴灌可根据烤烟生长情况进行水量和肥料用量调节,省时省力,还能够保证烤烟的生长质量,”崔秀光介绍。

  “我家去年就是用滴灌技术种植了26亩烤烟,能够节省6000多元的人工费,而且滴灌设备烟草公司每亩补贴150元,我们只用再出30元就行了,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烤烟已经成为我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水竹坪村烟农常世和说。

  为提高烟农的种植技术,龙潭乡把培训会搬到了田间地头。“水竹坪村作为龙潭乡烤烟的核心产区,有80%的农户参与种植,每年乡上都会邀请烟站的专家来村里开展烤烟种植技术培训会,将最先进的技术送到烟农手中。”水竹坪村党总支书记常林全介绍,3月,一支由“党员+技术专家+烟辅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深入各村开展了一次技术培训,水竹坪村是技术培训的第一站,后续移栽、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各个环节都会有技术专家来现场指导。

  技术掌握了,滴灌管道也排到了地里,烟农们再也不用人工挑水灌溉和施肥,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烤烟质量,收入自然也就增加了。

  近年来,龙潭乡不断加大技术指导、配套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实现烟叶质量和产值的“双提升”,以促进群众增收为目标,将发展烟叶产业作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之一,让烟农手中的“烟叶子”变成“红票子”。据悉,龙潭乡2025年计划种植烤烟面积4960亩,种植户达296户,计划收购烟叶13450担,预计实现总产值2270万元。

  云南网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马建涛 张晓玲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