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以诗歌为翼 托起乡村少年的文学梦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3日 16:26:11  来源: 大理州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大理诗歌季丨以诗歌为翼 托起乡村少年的文学梦

  在大理州云龙县宝丰完小

  有这样一群师生

  在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校园里

  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诗意篇章……

  云龙县宝丰完小坐落于沿沘江而建、背山面水的宝丰古镇。宝丰古镇旧名雒马井,有着“文墨之邦”的美誉。

图片

  小镇内有董泽故居、抗战时期的昌淦桥、古盐井、勤政亭等。丰厚的文化底蕴、山水田园为宝丰完小的学生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乡土素材。

  2021年,宝丰完小依托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发起“乡土教育水源计划”,开启了《我写我家乡:山水诗歌》乡土教育课程教学之路,11名语文老师带领着少年们把所见、所闻、所感汇成诗歌的溪流,诗歌的种子慢慢在乡村少年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图片

  “风是树的梳子”“雨滴是天空的眼泪”……这样的句子,出自该学校一次语文课上的学生之口。

  “诗歌这种形式短而自由,适合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思维,可以便于他们勇敢表达内心想法,享受语言文字的乐趣。”宝丰完小教师杨芬桃说。

  自2022年起,宝丰完小结合世界读书日,每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读书活动,实现“周周有主题”。活动期间,学生们跟随语文老师们到辖区内的古迹遗址、田野,感受家乡的美好、记录山水的快乐,在老师的带领下创作诗歌。

图片

  截至目前,该学校精选出100首诗歌,编纂两本《文墨金泉》学生原创诗集。学生们连续两年带着自己创作的诗歌登上大理诗歌节的舞台,其中有8首在2024年“大理诗歌季·诗歌与少年”作品评选中获奖。

图片

  杨芬桃老师介绍:“在教孩子们创作诗歌的过程中,最触动我的是,一个总低头不说话的女孩,在诗中写下‘我的声音像山雀,终于敢站在枝头唱歌’。诗歌慢慢地成了孩子们情感的寄托。”语文老师们将文学之美转化为滋养学生心灵的力量,在课堂中培育文化自信与审美能力,恰似掠过文字原野的野风,在嫩芽初绽的时节唤醒诗歌教育的春潮。

图片

  “当我第一次尝试创作诗歌时,只觉得好玩,没想到这一小小的举动,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奇妙的变化。诗歌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心灵的大门,对我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云龙县宝丰完小六年级(89)班学生刘嘉麒说。

图片

  近年来,宝丰完小积极探索“美育与诗歌教学相融合”,把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贯穿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课堂模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造力,让诗歌不再仅仅是书页间的墨香,而是化作一缕清风,轻轻拂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田与生活之中。如此,乡村少年们与家人、老师、文化间的距离,被诗歌温柔拉近,共同编织一幅幅色彩斑斓、情感丰富的成长画卷。

图片

  作为大理“诗歌与少年”成长计划试点之一,云龙县宝丰完小将继续挖掘培养孩子们的诗歌写作能力,让更多乡村少年们从诗歌中汲取“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的力量。他们心中的诗歌梦,在悄然生长。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