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拉乌乡:“葱葱忙忙”奔向致富新路
梯田叠翠处,葱香四溢时。宾川县拉乌乡3780亩土地葱浪翻涌,相较2024年,全乡香葱种植面积净增约1700亩,碧鸡、拉乌、来凤溪等5个村委会形成连片种植,农户们正用双手解锁“绿色财富密码”。
作为核心产区的碧鸡村村委会,2025年香葱种植面积超2600亩,村级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在70吨左右。傍晚时分的碧鸡村公路边,十余辆满载香葱的三轮车有序停靠在大货车旁,种植户们将成捆的葱叶、鼓胀的葱头袋搬下过秤,收购商周晓龙在记录重量后,工人便在农户的协助下将香葱搬上货车,连夜运往县城加工。
“今年葱头价格稳定在2.8元每公斤,葱叶比去年每公斤涨了一块多,今年是2元每公斤。目前,我们已经收购了300多吨香葱,碧鸡村每天收货量在20吨左右,后续大概还能收20多天。”周晓龙说。
今年香葱市场价格的走高,为种植户带来了明显增收效应,碧鸡小村种植户李刚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在良好种植技术支撑下,优质香葱亩产值可达1.5万元,即便普通种植户通过常规管理,亩均收益也能维持在1万元左右。“今年我家香葱种了3亩左右,在价格稳定的前提下,预计香葱总收入接近4万元。”李刚这样说道。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在来凤溪村委会,投资344.88万元的来凤溪烟水工程于2023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围绕烟水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来凤溪先后搭建引水管道12公里,覆盖近80%的村民小组。
在来凤溪大村,李海平一家正忙碌于香葱的采收,拔出香葱、剔除黄叶、分离叶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葱香。李海平满脸笑意说道:“在通水以前,大家都是大春种烤烟、小春撒麦子,麦子撒完就出去打工了。现在水充足了,到了小春这一季,家家户户都忙着收葱、收青笋,都多了一季的收入。”
日趋完善的水利设施正逐步改变着农作物种植格局,群众从刚开始的旁观、尝试,再到当下的扩大种植,小春作物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农户转变了过去“撒麦种粮”的“放养式”种植,依靠主动种植香葱、贡菜等经济作物实现了收入增长,这个去年仅种植300余亩香葱的村庄,今年面积增至850余亩,数千亩梯田也从无水一片枯黄变为有水青翠绵延。
截至目前,全乡3780亩香葱已采收过半,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抢抓农时的忙碌场景。青山绿水间,这条“葱葱忙忙”的致富路上,乡村振兴的图景正随着潺潺渠水,在田间地头徐徐铺展。(杨运政 章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