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以丰富多样的农产品闻名遐迩,葡萄、桔子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广泛。然而,传统的人工打药方式一直制约着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不仅耗时费力,在药物喷洒的均匀度和精准度上存在明显不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打药技术在宾川的农田里逐渐普及开来。这些在空中灵活穿梭的“小机器”,展现出了巨大优势。植保无人机凭借其强大的飞行能力和精准的喷洒系统,能够快速覆盖大面积农田。相较于人工打药,植保无人机打药效率大幅提升,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农田的打药作业,大大缩短了打药周期,确保农作物在关键生长时期能及时得到药物防护。
种植户杨云飞介绍:“我们果园田有120亩左右,以前4个人打药要打5天,大概需要20个工人。现在用上了植保无人机,我一个人一天就打完了,人工成本就节约下来了。”
此外,无人机配备先进的喷洒系统,能精准控制农药用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此外,还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精准的药物喷洒使得农作物受药均匀,减少了农药残留超标风险,保障了农产品的品质,增强宾川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以前人工打药需要1800背到1900背,现在只用900背到1000背之间就可以打下来。以前人工打药有的地方喷洒不到,现在用无人机覆盖面比较广,药水也节省下来了。”杨云飞介绍,购买植保无人机花了五万多元,但算下来,通过节省人工和农药成本,差不多一年就能回本。
像杨云飞这样受益于植保无人机的农户在宾川并非个例。张德选从2018年便开始投身大疆植保无人机的销售事业,截至目前,面向全县已成功销售600多台无人机。
宾川昌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德选介绍:“我们是从2018年开始做起的大疆植保无人机,无人机主要是销往宾川县内种果园的这些用户以及一部分出去帮别人打药的这些植保飞手,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销售了将近600台无人机,覆盖了整个宾川县。”
植保无人机在宾川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推动了宾川农业整体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向精准化、智能化迈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宾川县农业部门表示,将加大对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助力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迈上新台阶。
宾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字伟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全县推广农用无人机已经达到700台以上。仅去年全县推广农用无人机200多台。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认识,并接受这种新型植保工具,为群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活力。
云南网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徐晓霞 王静红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