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头图 >> 正文
斑头雁、彩鹮现身大理剑湖湿地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9日 09:08:43  来源: 大理州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贵客”到来:斑头雁、彩鹮现身大理剑湖湿地

  近日,大理剑湖湿地迎来了两位特别的“贵客”——“飞行冠军”斑头雁以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他们在这片生态家园上演着令人惊喜的自然篇章。

  斑头雁,以其卓越的飞行能力闻名,甚至能够飞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堪称鸟类中的“飞行冠军”。

图片

  斑头雁(学名:Anser indicus),属雁形目鸭科雁属,因其头部白色并带有两道黑色横斑而得名,也被称为“白头雁”或“黑纹头雁”。

图片
图片

  在我国,斑头雁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华北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图片

  斑头雁喜欢栖息在湖泊、河流、沼泽地以及耕地等环境中,多在黄昏和夜间于植物茂密、人迹罕至的湖边或浅滩觅食,冬季也会在农田中觅食农作物。

图片
图片

  斑头雁性情机警,通常与人类保持150-200米的距离。若人类逼近,它们会高声鸣叫并迅速远离。

图片

  斑头雁游泳能力较强,但它们主要以陆栖为主,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陆地上。它们善于行走,奔跑速度较快,飞行能力更是出众。

图片
图片

  除了“远道而来”的斑头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也再一次来到大理剑湖湿地,今年是它们连续第六年在此稳定栖息且活动范围拓展至湿地核心区,这标志着我国濒危物种保护与湿地生态修复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范本。

  彩鹮曾因栖息地丧失在中国濒临绝迹,《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曾将其列为国内绝迹物种。2009年后有零星观测,2012年云南首次记录其活动。

图片

  2020年6月,剑湖湿地巡护人员发现彩鹮自然繁殖巢穴,拍摄到3只幼鸟破壳影像,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此后,彩鹮种群持续稳定,到2025年活动范围继续扩大,剑湖湿地成其在我国重要栖息地之一。

图片
图片

  剑湖湿地多措并举打造“候鸟天堂”。加强执法与生态修复,联合多部门年均开展“清湖行动”1000余人次,清理非法渔具400余个,实施封湖禁渔和湿地修复工程,恢复候鸟栖息空间。如今湿地面积增至758.79公顷,水质持续改善,栗喉蜂虎、印度池鹭、东方白鹳等近10种珍稀鸟类首次现身。

  科研引领与全民守护并重。剑湖湿地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展彩鹮、紫水鸡等种群研究,破解生存密码。同时,创新“林长制”“河长制”协同治理,通过普法宣传、发放生态教育手册等,激发公众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科研支撑+全民共护”新模式。

  科技赋能智慧监测。构建“无人机+红外相机+远程监控”全天候监测网络,累计记录鸟类276种,其中一级保护物种5种、二级46种,能动态追踪彩鹮等旗舰物种活动轨迹。

图片

  剑湖湿地管护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平台,强化濒危物种精准保护;推广“社区共管”机制,探索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图片
图片

  从濒危绝迹到振翅长空,这些高原精灵的现身都彰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剑湖经验正成为中国的生态名片。(杨杰斌 赵玉梅 杨子蓉)

图片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