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文艺晚会,向外界展现了南涧县特有的彝族文化“南涧跳菜”、民族风情和饮食文化,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
“跳菜”作为彝族传统舞蹈,动作灵感源于自然万物,流传至今寄托着彝族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涧就是“跳菜”的发源地,在彝族的传统中,每逢大事喜事,“跳菜”来增加现场喜悦氛围,当地人也是通过这种隆重的方式,表达对新春的美好期待。
“南涧跳菜”也获得央媒、省媒的持续关注。1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直播的《中国晚八点·旅游看中国》中,现场直播《大理南涧大宴席 彝家“跳菜”贺新春》,节目展现了春节前,南涧县公郎镇的村庄里,把村里的老人们都请出来,举办全村大宴席的传统。在这个大宴席上,不仅能看到南涧独特的彝族“跳菜”仪式,每桌还必有彝族“土八碗”。随后,央广网也报道了《中国晚八点·旅游看中国》,浏览量达112.5万;新华网客户端刊发《年味渐浓迎春节》,浏览量达117.6万。
1月2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播出《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浏览量达210.1万;同日,央广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报道了《广场上摆大宴席“跳菜”仪式欢乐多》,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云南大理:“村晚”迎新春,年味别样浓》图文,彝乡各族干部群众欢聚在一起舞龙、打歌、文艺表演,一场场丰富多彩的群众“村晚”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准备演出,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当日,云南网、云南日报客户端刊发《大理南涧:“村晚”迎新春,年味别样浓》图文。
1月26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25“强国村晚”发布时,第一篇章“乡土中国共贺新春”首播原生态彝族歌舞《三道弯》,表达来自阿哥阿妹的真诚呼唤与期待。1月27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南涧“村晚”,迎新春文化活动多姿多彩。
近年来,南涧县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南涧跳菜”文化,加强和完善了“南涧跳菜”传承保护设施,培育和壮大了“南涧跳菜”人才队伍,发展了“南涧跳菜”文化产业,创造性实施了培育百支“跳菜”队、培养百名“跳菜”艺人、搭建百座“跳菜”舞台、打造百个“跳菜”名村、扶持百家“跳菜”名店“五个一百”工程。
云南网通讯员 左先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