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有一位被当地人亲切称为“花灯王子”的周美润。
周美润。供图
他不仅是弥渡县花灯剧团的团长,更是一位国家二级演员和弥渡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用自己的热情和执着,守护着这片土地上流传千年的歌声,希望弥渡民歌能够传唱的更好,传的更远。
1973年,周美润出生在密祉镇文盛街村,一个被誉为“小河淌水”故乡的地方。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花灯和民歌成了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每当劳作之余,村民们便聚在一起,唱花灯、跳花灯,那种欢乐和满足深深感染了年幼的周美润。
密祉镇。李丽 摄
“小时候,每当村里的老人们聚在一起唱花灯、跳花灯,我就被那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表演深深吸引。”他说,“那时候,我就梦想着自己也能站在舞台上,用歌声和表演传递快乐。”正是这份对花灯艺术的热爱,让周美润走上了艺术之路。
凭借着对民歌和花灯的热爱和个人的表演天赋,1989年,初中毕业的周美润以弥渡县定向代培生的身份,考入当时的云南省文艺学校花灯表演专业。四年的学习生涯中,他拜名师、下苦功,系统学习了云南花灯的精髓。199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家乡,成为弥渡县花灯剧团的一名演员。从普通演员到剧团管理者,再到主创人员,周美润始终孜孜不倦地追求花灯艺术的极致,为弥渡花灯的传承普及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长达30年的艺术生涯中,周美润获得了诸多荣誉。2012年,他获得云南省花灯艺术周青年演员花灯演唱金奖,并主演了多部获奖作品,如《正月十五闹花灯》《山村医生》等。但对他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站在舞台上,将弥渡花灯与民歌的魅力展现给更多人。2016年,由他参演的大型花灯剧《山村·小河·月亮》在北京上演,将弥渡的民歌与花灯艺术完美融合,赢得了首都观众的高度评价。
“弥渡的民歌和花灯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情感和记忆。”周美润说,“我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它。”为此,他不仅积极参与各种演出和教学活动,还深入民间探访老艺人,搜集整理弥渡民歌的宝贵资料,为自己的艺术创作积累素材。“我也希望通过改编和创新,让弥渡民歌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它。”周美润说。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弥渡民歌一定能够传唱的更好、传的更远。”周美润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 段苏航 秦蒙琳 李文诗 石瑛 张顺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