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剑川龙门村打造宜居和美幸福乡村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2日 17:00:20  来源: 剑川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龙门村打造宜居和美幸福乡村

  近年来,甸南镇龙门村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传承、乡风文明“两个故事”,打好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三张品牌”,着力建设宜居和美幸福乡村。龙门村先后荣获“云南省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讲好“两个故事”,化风成俗润人心、树新风。讲好红色传承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基因。龙门村紧扣作为剑川“四二”武装暴动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强化党员教育实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努力将龙门村打造成为彰显红色力量、引领基层治理的党建综合阵地。发挥村内老党员作用,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进行讲解,龙门村党员教育实训基地每年接待参观人员1.2万人(次)左右。讲好乡风文明故事,厚植文明新风沃土。龙门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活动场所,积极组建文艺队,常态化开展好家风宣讲,引领村内形成乡风文明新风尚。

  打好“三张品牌”,乡村振兴聚合力、暖人心。固强补弱打好人居环境“阵地牌”。积极向上对接争取资金,对村内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修复,对河道河岸进行整治提升。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动员全村群众拆除河道两旁构筑物,清理整治乱建乱占地块,恢复青龙河农耕文化带,剑阳八景中的“郊边牧笛”景色正逐步重现。因地制宜打好产业发展“精品牌”。坚持把做实传统产业和做优特色产业作为龙门村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和发力点,巩固烤烟、芸豆等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莴笋特色种植、羊乳饼加工等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精耕细作打好乡村治理“示范牌”。组建党员应急处置队伍,强化村内网格化应急管理;依托“书记院坝协商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将殡葬改革、剑湖保护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作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落实村民理事会等议事制度,坚持引导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让村民及时了解村里的大事小情;持续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不断营造孝老爱亲、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通讯员 宋桂兴)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