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震后3年!漾濞扬帆启航新征程系列报道——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2日 14:02:00  来源: 云南网-大理日报

原标题:震后3年!漾濞扬帆启航新征程系列报道——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 编者按 >
 

2021年5月21日,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3年后,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已面貌一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3年来,经过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灾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变。这背后,凝聚着漾濞县干部群众从灾难中重建到跨越发展的奋力拼搏,也凝聚着社会各界全力援建的行动与心血。在地震三周年之际,本报聚焦漾濞县3年来的振兴与发展,推出“震后3年!漾濞扬帆启航新征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孩子们在灾后重建的苍山西镇中心完小图书馆里阅读书籍。(摄于5月11日)

漾濞县“5·21”地震3年来,漾濞县始终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中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民生保障上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加速度”,民生领域亮点纷呈,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新校园:

学生们快乐玩耍努力学习

教育是民生之本。3年来,漾濞县把发展教育当作第一民生工程,在各方力量的支援下,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漾濞县第一初级中学,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同学们正专心致志地学习。

原漾濞一中初中部(现漾濞县第一初级中学)在“5·21”地震中受损严重,主体教学楼被鉴定为危房。漾濞县决定将学校整体搬迁重建,项目规划总投资2.39亿元,占地161亩,按照初中优质均衡指标规划建设,共设42个教学班,可容纳2100名学生,规划为全寄宿制学校。新建成的学校于2022年8月27日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我们可以开展多样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功能室也非常完备,可以开展丰富的兴趣班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漾濞县第一初级中学副校长詹忠舰介绍道。

在漾濞县苍山西镇中心完小,孩子们或在篮球场、足球场畅快玩乐,或在劳动实践基地里劳作,或捧着喜爱的书本在图书馆内阅读,或在教室里认真学习。

在“5·21”地震发生后,漾濞县整合中央、省、州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捐赠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多方资源,将白羊小学、金星完小、淮安完小三所学校合并,新建成苍山西镇中心完小,并于2023年8月25日投入使用。和以前的校舍相比,新校园设施设备得到很大提升,教学楼、食堂餐厅、活动中心、宿舍楼等校舍,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活动场馆一应俱全。

“我们将珍惜和充分利用好教育教学资源,‘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苍山西镇中心完小校长常绍昌坚定地说。

如今的漾濞,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间间多功能教室设施设备俱全,一代代求知的学子正在茁壮成长。

新医院:

群众就医更便捷更高效

健康是人民群众迈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石。3年来,漾濞县着力在“提升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环境”上下功夫,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全县医疗软硬件建设迈上新台阶,群众就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在新建的漾濞县人民医院,全新的就医环境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医务人员比以前增加了好多,设施也增加了好多,更方便我们患者来就诊。”患者黄先生说。

在“5·21”地震中,漾濞县人民医院房屋不同程度受损,搬迁重建后的新医院按照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是目前漾濞县资金投入最大、建设标准最高的医院,项目于2023年1月1日竣工交付使用。3年来,医院通过加强医教研三位一体工作、运营内控管理、改革创新以及行风文化安全等工作,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全面夯实医院高质量发展基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从患者的外转率上看,截至今年4月份,患者的外转率从2020年的66.4%下降至4.03%,在县域内让老百姓就近、就便享受到医疗技术服务。”漾濞县人民医院院长常相光说。

3年来,通过新建、在建项目的实施,漾濞县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床位数量、医疗服务数量较震前大幅增长,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得到了明显改善,县级医院等级快速提升。漾濞县人民医院、漾濞县中医医院先后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漾濞县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妇幼保健院能力达标评审。

漾濞县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不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从群众患病找“赤脚医生”到享受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远、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从“重治疗”到“重预防”,漾濞县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新晚年:

老人们开启幸福晚年之门

养老是民生之依。3年来,漾濞县持续加快推进全域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养老服务效能,在适老化改造、推进敬老院改造提升和建设长者饭堂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漾濞县苍山西镇淮安屯新村日间照料中心,10多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正围坐在一起,有的在玩棋牌,有的在接受理疗服务。

淮安村日间照料中心是漾濞“5·21”地震灾后新建项目,总投资103万元,建筑面积399平方米,于2023年9月投入使用。中心按照漾濞县民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管理,服务对象以60岁以上老人为主,服务项目主要有助餐、助医、助乐、助学等基础服务,送餐上门、家政保洁、陪同就医等低偿养老服务,以及老年文化教育、旅居养老等有偿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多形式的养老服务需求。

在新建成的漾濞县中心敬老院内,宽敞明亮的多媒体厅、设备齐全的健身康复室,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在“5·21”地震中,原漾濞县中心敬老院楼房被鉴定为D级危房,需拆除重建。重建项目总投资2749万元,于202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新的中心敬老院新建了6层的综合楼,共设置床位120张,目前,院内收住有特困供养老人34人。

“生活环境好,居住环境好,设施设备也好,老人们住得比较舒心、安心、放心,我们工作人员各方面的保障服务到位。”漾濞县中心敬老院院长雷红介绍,下一步,敬老院将进一步提升专业护理员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厨师的烹饪水平,让老人吃得满意、住得舒服,给他们有一种在家的温馨感。

据悉,3年来,漾濞县共实施了社会事业发展工程7项,规划总投资77830万元,到位资金74244万元,完成投资86643万元。其中教育项目2项,医疗卫生项目3项,文体项目1项,其他社会事业项目1项。

这3年,是漾濞县日新月异发展的3年,从优化基础教育布局到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再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每一件民生实事都是党和政府带领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印记。(通讯员 梅红玉 杨印品 段宏运)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