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金良:忠诚履职36载 用平凡之心铸就无悔从警路
无悔从警路,忠诚铸警魂。从头顶庄严神圣的警徽开始,便踏上了一条任重道远的征途,持利剑、披荆斩棘,铸新舟、保家卫国。在看守所的铁网高墙里,虽然没有枪林弹雨的险境,也没有烈日炎炎案发现场的勘验。但,有一种坚守叫忠诚,有一种执着叫信念,从寒来暑往的坚守到万无一失的安全,高墙里的民警也有无怨无悔用青春、用宝贵生命、用热血演绎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2021年4月3日20时30分许,宾川县公安局看守所民警杨金良在看守所值班期间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治疗,4月5日3时13分,杨金良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终年56岁。
杨金良从警36年来,一直奋战在公安基层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公安最基层工作,始终保持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勤勉务实、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他用平凡的生命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面对危险临危不惧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2010年8月的一天,下午7时许,当时正在鸡足山派出所工作的杨金良,值班时接到报警称,炼洞桥附近有人被打伤头部,伤者受伤严重,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接警后,杨金良迅速带领2名同事赶赴案发现场。途中,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杨金良通过电话联系报警人,及时了解到行为人是精神病患者,且经常有暴力倾向的情况。细心的杨金良在和同事赶往现场的途中,就对如何安全处置、如何防范等进行部署分工,并一再叮嘱2名同事一定做到心细、眼快、脚快、手快、脑灵。到达现场后,杨金良第一时间组织把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随后,立即根据嫌疑人所在位置开展抓捕。嫌疑人看到警察后,迅速逃窜至空间狭小的厨房内,手持菜刀与警察反抗,情况十分危险。杨金良见状,还未等嫌疑人有所反应,便疾步上前将嫌疑人按倒在地,用身体将嫌疑人死死压住;其他2名同事迅速上前控制嫌疑人的手,并将其挥舞在手中的菜刀夺下。
通过3人与嫌疑人两分多钟的生死搏斗,迅速将其在暴力反抗中制服。成功处置后,在返回派出所途中,杨金良不停地问2名同事是否受伤。年轻诚实的小熊告诉杨金良,自己被嫌疑人踢伤下腹。杨金良知情后,立即将小熊送到医院检查。事后,小熊才知道,在抓捕过程中,杨金良也受了伤,但他一直坚持,强忍着疼痛,回到所里值班。
过了这么多年,每当小熊回想起这件事,心里总是非常内疚,他说:“因为当时年轻,不细心,也没多问杨金良一句。之后自己在工作中,也从他身上学会了什么叫关爱战友,什么叫对公安事业的执着。”
长期与病痛抗争
用钉子精神坚守岗位
在同事眼里,杨金良是一个不善于表达,只知道埋头干事的人。在工作中,他的细心、认真、负责,大家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大家都知道,杨金良话不多,凡是自己遇到的困难,只要自己能坚持,他都会自己想办法克服,不会麻烦单位和同事。
2021年3月5日凌晨3时18分许,正在熟睡的杨金良妻子突然被急促的手机铃声惊醒,看到来电显示是在看守所值班的丈夫,马上紧张了起来,电话接通后,只听到丈夫痛苦地说:“我现在肚子痛得厉害,受不了了。我已跟领导报告,请了假。你到医院等我,陪我看下病。”妻子告诉他:“你叫上所里的一个同事送你或者你等我们上去接你。”一贯不喜欢麻烦同事和单位的杨金良,拒绝了妻子的要求。妻子说:“当时,我和女婿赶到医院时,他已经自己驾车到了医院。我们看到他时,他睡在病床上,全身上下都湿淋淋的,满头大汗,嘴里还不停地哼着。看到这样的他,我心里是又着急,又心酸。当晚检查出来的结果是肾绞痛,打针后,病情缓解了些,第二天,他又打早去上班了。”
面对丈夫的遗像,妻子王丽波沉默了许久,眼眶再次湿润,泪水止不住又掉了下来,她说:“当时我一再要求他,让他再跟领导请个假,我陪他再去好好检查。他告诉我说:‘所里每个岗位都很重要,一个钉子一个眼,所里的工作又非常特殊,马虎不得,等休息了又再去检查。’说完就自己驾车又去上班了。”
铁网高墙里的情怀
“暖心人”老杨
在看守所里,大家都习惯称杨金良为“老杨”。老杨在工作中是个“不讲情面”的人,但对于生活,他又是个非常细心的人。
宾川县公安局看守所民警李碧辉回忆时说:“记得有一次,看守所某监室里的在押人员钟某某在押期间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的情况。为了及时治疗,根据领导安排,当时由我和杨金良负责送他去大理州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当我们送到时,已经是凌晨了,钟某某在接受治疗期间,我和杨金良在医院全程陪护。当时,旁边只有一张陪护小床,细心的老杨总是让我到小床休息。就他一直陪护着,给钟某某盖被子、喂水,就这样,我们两个坚守了一天两夜,将钟某某治好后,安全送回所里。他的细心、用心,让钟某某感到很暖心。刚开始,钟某某情绪化严重,根本不配合。在老杨像对待家人一样地照顾后,钟某某从配合到主动与我们交流。还与我们说起了他从前的很多事情和现在心里的想法。这些我都看到眼里,学在心里。老杨比我年长,这么多年跟他共事,我也学到了如何待人处事和认真工作。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人民警察如何忠诚使命、忠诚岗位。”
忠孝难两全
家里人以他为荣
在80多岁的父亲眼里,他是“不孝顺”的儿子;在相守几十年的妻子面前,他是“不合格”的丈夫;在两个乖巧听话的儿女身旁,他是“不讲人情”的父亲……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回忆起与丈夫坎坎坷坷一路走来几十载,有过心酸、有过埋怨、有过苦楚、有过欣慰、有过美好。一直满怀希望,期待一家人能好好吃个团圆饭,照个全家福……眼看再过几年就可以光荣退休的丈夫老杨,如今歇下来了,回来的却是永远不会改变微笑的冰冷遗像。看着照片,妻子王丽波告诉笔者:“我们家都以他是人民警察为荣,不管生活中有过多少不理解、有过多少怨言,其实,我们都是支持他、理解他的。”
王丽波回忆说:“记得很多年前,当时工资也就几十元钱。有一天下午,我们正在吃饭,他接到电话就立即要回单位,那时我家两个孩子正在生病发烧。家里经济不好,没有钱了,他又走得急,我实在没有办法,向朋友借了钱给孩子看病。他回来了,我还埋怨他。但他没有回答我,只是默默听我说。我嘴上虽然抱怨,其实是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
在去年的抗疫工作中,杨金良因为看守工作比较特殊,近40天没回老家看望在农村居住的父亲,时间长了,老人有意见了。问妻子,杨金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家看他,是不是忘记了家里的父亲了,太不“孝”了。后来,杨金良女儿偷偷跟父亲说,爷爷是想你了,是担心你了。
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杨金良不仅教会女儿们如何立志,还教会她们如何做人。在新疆工作的大女儿杨娇燕说:“在我成长中,父亲从小就对我们很严厉,不让我们有半点浪费。从小教会我人要有志,要有理想,不管什么时候要勤、俭、孝、亲、敬。所以,从小我就以父亲为榜样,以他是人民警察为荣。以后我也要教育下一代以爷爷为荣,争取做一名人民警察。”
燕子飞过梨花落,清明一阕是离歌。时值清明,战友杨金良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虽没有辉煌的业绩,但始终有光和温暖。翻开宾川公安的历史长卷,会有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诚于公安事业的战友杨金良在平凡岗位上忠诚坚守的精神事迹可在。(通讯员 赵保通 罗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