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头图 >> 正文
大理市喜洲镇全力打造“中国白族风情第一镇”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4日 12:59:00  来源: 云南网-大理日报

原标题:大理市喜洲镇全力打造“中国白族风情第一镇”

喜洲镇周边的连片油菜花迎春盛放,成为游客打卡点。

“十三五”期间,大理市喜洲镇紧扣“中国白族风情第一镇”的发展定位,坚持以洱海保护治理统领全镇经济发展全局,全力以赴抓实项目,砥砺奋进稳增长,以“生活味、白族风、田园情、国际范”为代表的古镇特色日益突显,全镇呈现经济发展、产业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

走进喜洲稼穑集农耕文化艺术馆,192种在大理地区有过种植历史的作物种子的展品让人印象深刻。

除种之馆外,博物馆还设有秧之馆、秝之馆、稦之馆、穑之馆、稼之馆、稷之馆,系统全面地向广大游客和市民展示大理地区传统的农耕文化,吸引了不少游客,稼穑集农耕文化艺术馆成为喜洲的又一个网红打卡地。

喜洲稼穑集农耕文化艺术馆店长李华龙说:“喜洲稼穑集农耕文化艺术馆去年10月开业至今,游客数量稳步增加,成为大家了解喜洲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

“十三五”期间,喜洲镇严格按照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要求,充分结合旅游、休闲、度假、康体、观光等业态的需求,包装、策划和实施了喜林苑、喜洲客厅、农耕博物馆等一批古建筑开发利用的典型案例,打造文化品牌,充分结合农业文化发展,丰富特色小镇文化内涵,获得群众的广泛喜爱和好评。同时根据喜洲是传统农业大镇、农耕大镇的特点,积极鼓励农业企业在古镇周边流转土地,种植绿色、有机、原生态的农作物,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把古镇旅游和农耕文化融为一体。古镇周边的稻田、麦田、油菜花田也成为国内外游客喜爱、热衷的网红景点,和古镇开发利用的历史传统民居融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喜洲镇副镇长杨剑伟介绍,通过古建筑的开发利用和农耕文化的整体打造,喜洲镇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不同业态的历史建筑修复、开发、保护、利用和田园风光、田园文化的整体打造,融合成田园综合体,恢复喜洲特色小镇历史风貌和现代结合的一道新风景线。同时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对水利文化进一步挖掘,农业水利展示馆、博物馆也将进一步实施。

“十三五”期间,喜洲镇脱贫攻坚、洱海保护、特色小镇、生态廊道、人居环境、民生福祉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打造“生活味、白族风、田园情、国际范”特色突出的喜洲古镇,全镇经济发展、产业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

喜洲镇党委书记杜利辉说:“十四五”期间,喜洲镇将主动融入大理市全市发展大局,依托喜洲“历史文化之美、商帮故里之美、古建街巷之美、田园乡愁之美、白族风情之美”,以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为引擎,积极探索茶马古道、生态廊道、苍山步道与古镇街区、传统村落、生态田园间的互动承接,做优做强“文化体验、时尚创意、田园养生、红色研学”四大产业板块,全力推进“文旅、商旅、农旅”深度融合,创新旅游业态、创美文创产品、创优旅游品牌,着力打造“看得见苍山、望得见洱海、记得住乡愁、找得到生活”的中国最美田园小镇。(黑浩川 杨振飞)

责任编辑:钱霓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