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鹤庆县草海镇:“白胖子”撬动大产业 乡村振兴有“茭”道
走进鹤庆县草海镇的连片茭白田,翠绿的茭叶随风翻涌,近2米高的植株间,头戴斗笠、身着防水裤的村民们穿梭忙碌。清脆的收割声里,一个个白嫩饱满的茭白被采收上岸,在田埂旁堆成小山,等待打包装车,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图景。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正是草海镇乡村振兴的“希望田”。


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水资源与肥沃土壤,草海镇精准发力特色农业,以“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农户参与”模式引进省级龙头企业大理毅恒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核心架构,在彭屯村、母屯村、罗伟邑村、新民村以每亩1200元的租金流转土地近2000亩规模化种植茭白,让昔日农田焕发新生机,成为撬动农业提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以前光靠种地收入不多,想外出打工又顾不上家。现在好了,土地租出去有稳定的租金,到基地干活每天还能挣110元,比外出打工踏实多了!”正在劳作的新民村村民李利芬笑着算起“增收账”。茭白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栽种、管护到采收,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从栽种到采收每亩需55至65个工日,为当地及周边乡镇提供数万个就业岗位,村民人均月务工收入可达3000余元,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到收割季,浩浩荡荡的收割队分散在田间,高峰期每日用工超600人,场面热闹壮观。


作为产业龙头,大理毅恒农业采用自产自销一条龙模式,运营稳健高效。草海镇茭白亩产稳定在4000斤,年总采收量预计达320万斤,采收期横跨7至11月,高峰时单日采收超万斤,分拣打包后销往上海、江苏、北京、广州等多地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基地全年用工时间长达八九个月,全年用工达4.5万人次,务工支出达560万元,即便是淡季也能保障稳定岗位,有效破解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


随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栽种与采收季用工紧张问题逐渐凸显。“茭白成熟窗口期短,错过就失了经济价值,本地劳动力根本不够用,每年都得从外地调工。”基地负责人张全介绍,草海镇的自然条件极适宜茭白生长,若能解决稳定工源,计划进一步扩展种植规模。对此,草海镇政府主动靠前服务,通过召开院坝协商会、搭建用工对接平台、规划建设冷库等举措,与企业携手破解发展瓶颈,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如今,草海镇的茭白不仅绿了田野,更富了百姓。这个小小的“白胖子”,既实现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让闲置土地“活”了起来,更成为当地百姓的“增收宝”,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千亩茭白田正以蓬勃生机,铺就出一条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幸福路。(张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