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峰村村民罗荣华的种植基地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香味。罗荣华将当归从地里挖出,捧在手心里,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今年的当归获得了丰收。”他说,“我今年当归种了20多亩,预计能有十多万的收入。”

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马厂村、新峰村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且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非常适宜当归等药材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当地的当归以个大、肉肥、药性高而闻名。今年10月,“马厂当归”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依托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中药材资源,近年来,鹤庆县积极探索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种植规模逐年扩大,通过合作社整合资源,以“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今年62岁的新峰村村民李陆庆正在罗荣华的种植基地里忙着收当归。“来基地里收当归一天有140元,还包吃,能够补贴家用。”她说;“我自己也种了当归五六亩,种中药材比种其它的赚钱多啦!”新峰村村委会书记罗灿红介绍说,新峰村种植当归和附子共有4000多亩,远销广州、甘肃等地。该村户均能增收一万多元。“目前我们村主要还是以粗加工为主。我们希望能够引进一些企业,发展中药材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他说。

中药材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鹤庆县的高原特色产业之一,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鹤庆县当归种植面积达1868亩,产量361吨,实现产值2531.2万元。鹤庆县将持续推动地理标志品牌和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出台相关政策,助力中药材产业的更好发展。
云南网记者 彭少杰 秦蒙琳 段苏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