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辉煌六十载 奋进新南涧丨沪滇情深 携手筑梦:记上海市对南涧县产业帮扶
2025年8月,第5届上海茶博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启幕。人流中,来自云南南涧县的产区参展团格外引人注目——南涧县人民政府携手12家本地茶企,以“南涧白茶”为主题设立展区,成为这场行业盛会的热门打卡点。这是沪滇协作产业帮扶的成果体现。

1996年,沪滇两地正式牵手,上海市对南涧县进行帮扶。随着时间推移,从最初的上海市松江县、宝山区对南涧县的扶贫捐赠,到崇明区、浦东新区的扶贫协作,再到奉贤区的结对帮扶,这场跨越山海的帮扶已持续近三十载。

上海市对南涧县的帮扶,从教育领域逐步拓展至医疗、消费、就业、人才、产业、乡村振兴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协作新格局。据统计,上海市累计投入援滇资金3.4亿元,在南涧县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21个。数字背后,是上海市对南涧县坚实而持久的“力量”支持。

南涧县地处无量山腹地,平均海拔高、终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茶树生长的“天然温室”。近年来,在沪滇协作项目帮扶下,上海市奉贤区立足南涧县资源优势,瞄准茶产品纯天然、无污染、高品质发展方向,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茶种植。

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842.77万元,南涧县先后建成30多个茶叶初制所,改造5个茶旅融合民宿、茶产品展示中心,建成1个茶叶精制厂、1个高山茶产业园区,带动56个茶企和7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惠及种茶农户2.6万户11万人,为南涧县的茶产业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5年,南涧县继续获得上海市援滇专项资金1800万元,用于实施2个重点项目,进一步助力当地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沪滇协作不仅给南涧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实现了从单向帮扶到互利共赢、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奉贤区不仅帮扶南涧县茶产业,还延伸至南涧县的特色养殖业。
在南涧县宝华镇山语乌骨鸡养殖基地,郁郁葱葱的树影间,羽毛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无量山乌骨鸡正自由穿梭、觅食嬉戏。“注入沪滇协作资金后,我们的养殖规模扩大了好多。”大理山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鸿萍,望着满山奔跑的乌骨鸡,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

2022年,随着沪滇协作资金的注入,基地建起了标准化无量山乌骨鸡育苗场,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无量山乌骨鸡育苗瓶颈。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养殖,增加他们的收入。“目前,无量山乌骨鸡从育苗到养殖再到初加工,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产品远销上海、昆明及周边地州县市。”黄鸿萍说道。


无量山乌骨鸡作为“云南六大名鸡”之一,在沪滇协作资金支持下,南涧县的无量山乌骨鸡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
碧溪乡和乐村的无量山乌骨鸡示范养殖基地,是上海市奉贤区对口帮扶援建项目,一期投资31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的智能化养殖核心示范区,填补了南涧现代化家禽养殖的空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这个项目的落地,告别“靠天养鸡”传统模式,注入以“智慧农业”新模式。


2025年4月9日,碧溪乡和乐村无量山乌骨鸡示范养殖基地养殖的15600只无量山乌骨鸡,搭上了去往上海的专列,“飞出”了无量山,顺利销往上海市场。
在沪滇协作的持续推动下,南涧县逐步构建起“山上茶、林下鸡”的特色产业格局。通过品牌打造、渠道建设和质量提升,南涧茶叶、无量山乌骨鸡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如今,漫步在南涧的乡村田野,一座座崭新的沪滇协作项目矗立在青山绿水间,展示着沪滇协作的丰硕成果,成为沪滇情深最直观的见证。从无量山到黄浦江,这场跨越千里的山海之约,已让南涧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两地人民用真情和汗水,共同书写着“山海牵手、同心奋进”的新篇章,为南涧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曹增丽 杨雨婷 左先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