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田间到欧洲餐桌!云龙白芸豆的“逆袭之路”
丰收时节,云龙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白芸豆丰收季。一颗颗饱满圆润的白芸豆点缀在翠绿的藤蔓间,为村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和实在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豆”志昂扬的蓬勃力量。
走进云龙县功果桥镇海沧村署场组,成片种植的白芸豆映入眼帘,翠绿的叶片间,一串串大白芸豆格外显眼,豆农们正忙着采摘、搬运、晾晒白芸豆,到处呈现出丰收景象和忙碌身影。

海沧村署场组地处高寒山区,气候条件适宜白芸豆生长,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白芸豆,少则2、3亩,多则上百亩,白芸豆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致富产业。杨维松是当地种植白芸豆面积最大的一户,在晾晒场上,他和父亲正用连枷拍打晾晒好的白芸豆,一扬一拍间,白芸豆便从壳中剥落。

云龙县功果桥镇海沧村白芸豆种植户杨维松说;“今年我家种了白芸豆120亩,到目前卖了3吨多,市场行情比较好,平均9元1市斤,现在已经卖了5万多元,预计今年总产量在15吨,能卖30万元左右。这两年白芸豆的行情比较稳定,市场前景也比较好,明年我准备再多租100亩地,想要种200亩左右的白芸豆。”

在位于云龙县关坪乡新荣村阳之道组的云龙县济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串串白芸豆挂满藤蔓,务工人员穿梭在田间,抢抓晴好天气采摘白芸豆,忙碌中透露着丰收的喜悦。

云龙县关坪乡新荣村种植基地务工群众字全映说:“我家就在附近,家里也种了7、8亩白芸豆,这几天还没熟,不能采收,就先来基地务工,我已经来务工2年了。今年白芸豆品质很好,基地管理也很到位,我相信收成会很好。”
近年来,在白芸豆产业发展中,大理济安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面推行白芸豆高效种植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减少农民个体经营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抱团致富。

云龙县济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杨剑伟表示,目前,云龙县白芸豆种植大部分采用以基地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大户;大户带散户的方式,经过这几年的带动,种植户产量有明显提高,科学化管理以后,不仅有增产,质量、色泽度、饱满度都有提升。

种植好、管理好是丰产丰收的基础,新品种培育也至关重要。今年合作社试种省农科院研发的新品种黑金白芸豆喜获成功,为该产业大面积推广、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云龙县济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杨剑伟表示,今年在天灯海坪这个区域种了100亩左右的黑金白芸豆,目前饱满度、光泽度、结荚率都比较好。这里的海拔在2500米左右,证明黑金白芸豆高海拔适应性、耐寒性都比较好。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云龙县充分利用两种作物高矮搭配、边行优势的互补效应,积极探索“芸豆+N”多元种植模式,成功走出了“白芸豆+豌豆、白芸豆+中药材、白芸豆+辣椒”等产业发展新路子,既能有效利用土地空间、提高产量,又能改善土壤,实现“一地双收”。

从种植端到加工端、销售端,每一个环节都在助力白芸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的白芸豆一上市,线上销售也开始忙碌起来。

全产业链的形成,成功培树了云龙白芸豆品牌。截至目前,全县有46个合作社、2家农业企业参与白芸豆种植,2024年带动8200余户农户种植白芸豆,全县白芸豆种植面积达3.5万亩,2024年云龙白芸豆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云南芸鼎白芸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圆鑫表示,公司在2024年收购白芸豆约1500多吨,产值2600万元左右。今年,云龙白芸豆产量会有大幅提升,公司预估收购量可达2000至3000吨。在销售端,公司和贸易公司合作,2024年出口了近500吨,主要出口至欧洲地区。下一步,我公司将巩固拓展好“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群众做强、做大云龙白芸豆产业,让云龙白芸豆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银豆”。

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这颗“小豆子”的增值之路越走越宽。2024年,云龙县投资350万元建成了白芸豆高原农特产品集散中心,日加工能力达40吨,还辐射带动周边县市的白芸豆收购和代加工。此外,云龙县还引进云南天保桦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为链主企业,建成白芸豆胶囊GMP生产线,生产线投产后,预计日加工胶囊57.6万颗,每年将消耗660吨白芸豆,满产后产值可达1.1亿元。还建成一座白芸豆主题餐厅,让消费者可观、可感体验舌尖美食。




同时,云龙县依托企业,先后开发出白芸豆免煮米饭、白芸豆咖啡、白芸豆胶囊等深加工产品,推动白芸豆产业从初级原料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李继明 旷宏飞 童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