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鹤庆六合乡:红米迎丰收,传统品种焕发新生机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10:05:26  来源: 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六合乡:红米迎丰收,传统品种焕发新生机

  近日,六合乡连片的稻田泛着金黄,沉甸甸的红米稻穗垂弯了茎秆,白依儿女弯腰收割的身影穿梭其间,一幅“稻浪翻金、人勤景美”的丰收画卷在海拔1700至2300米的山间徐徐铺展。

图片
图片

  在梯田间,村民们手持镰刀,熟练地揽过稻穗、挥刀收割,田边堆起了一排排整齐的稻穗。脱穗机嗡嗡作响,颗粒饱满的稻粒落入袋中,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

  六合红米是六合本地特有水稻品种大红谷,种子选用上一年大粒饱满良种,4月播种,6月移栽,10月收割。红米成熟周期长,米质优,口感独特,一直是本地村民自己食用的当家品种,更因丰富的营养价值广受外地消费者青睐。

图片
图片

  据六合乡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鸿林介绍:“六合乡2025年种植红米1416亩,平均亩产量300公斤,总产量424.8吨,单价在3.3元左右每市斤。六合的大红谷耐寒不耐肥,只能施生态农家肥,若使用化肥,谷子便会倒伏,也被称为见不得化肥的谷子。”

图片
图片

  六合乡松园村水稻种植基地今年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帮扶下,与鹤庆绿缘实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订单式种植105亩红米,在保障农户增收的同时,拓宽六合乡红米销售市场,让传统品种焕发新的生机。(洪梅芬)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