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宾川热区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播种的希望。一边是糖心小苹果红透枝头、果香四溢,一边是万亩贡菜苗绿意盎然、整齐排列。“收”与“种”的高效衔接,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

在力角镇海良村的田间,农机轰鸣,人影穿梭。村民们正抢抓农时,拉滴灌、移菜苗,一株株贡菜苗在秋阳下焕发勃勃生机。

力角镇海良村委会新房子村贡菜种植户蒋鹏介绍,他们家种贡菜种了六七年,每年都种五六亩,每亩产值在八千多元,每年贡菜收入为五万元左右。“近几年效益还是可以的,比苞谷收入强太多了。”

海良村党总支书记叶杨鲜介绍,大春玉米刚收完,小春贡菜种植已全面铺开。贡菜,这棵曾经的“地方菜”,如今成为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菜”。

力角镇海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叶杨鲜介绍,现在又是农忙最忙的时候,大部分都在种植贡菜,贡菜这块基本上成为海良村的支柱产业,今年海良村委会贡菜种植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已经增加了三四千亩。

力角镇农业技术人员介绍,今年全镇贡菜种植预计近5万亩,通过标准化生产与全程技术指导,确保农户不仅种得下还要卖得好,贡菜产业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绿色引擎”。

与此同时,宾川糖心小苹果也迎来“火红”丰收。在鸡足山镇白石庵苹果基地,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忙碌采摘。宾川糖心苹果属于“红富士”晚熟品种,生长在海拔2300—2700米的高原,因昼夜温差大、日照足,糖心比例高、风味浓郁,深受市场青睐。这片180亩的苹果园,今年有60亩首次挂果便迎来丰收。

据糖心小苹果种植户张正平介绍,他们家糖心苹果今年是第一次挂果,产量在7.5万公斤左右。外地客商收购价为4.6元至5元一公斤,今年第一年挂果,他对收益还算满意。
在县城“逐南味”宾川特产店,负责人李艳正忙着分拣、打包、发货,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她介绍,自2017年开始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宾川糖心苹果,现摘现发,48小时内打包发出,最快三天就能从枝头抵达消费者手中。电商的快速发展,让宾川糖心苹果从“等商贩上门”转变为“直达全国各地”,成为农民增收的“甜蜜引擎”。

据逐南味宾川店负责人 李艳介绍,这两天糖心苹果刚刚上市,每一天的销售量都是在100件以上,每一天从我们县城发出去的苹果,几乎都是北京、上海、广东这些都是很多,每一个地方都是在几十件。可以发到年前,1月份是发货量最多的,可能每一天都要达到四五百件。

一收一种,时序更迭;一果一菜,产业兴农。
云南网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卢焱 白乘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