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鹤庆县紫色莴笋产业正在悄然兴起
近日,鹤庆县草海镇小水渼村种植的紫色莴笋迎来了采收季。站在小水渼村田埂上,一股股莴笋的清香扑鼻而来,五六十名农户正在田间紧张地采收紫色莴笋,割下莴笋除去下部叶片后,摆放整齐、分装、捆绑、运往田边上车,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


紫色莴笋种植于小水渼龙潭旁,距离县城5公里,紫色莴笋灌溉使用的就是龙潭水。小水渼村12位农户进行合作,以李天培为负责人,流转农户土地140余亩,分三批育苗三批移栽,第一批8月25日移栽,第二批8月27日移栽,第三批9月10日移栽。如今,他们的紫色莴笋已逐步上市,销往广州、四川、贵阳、长沙等地。



目前,正值第一批移栽的紫色莴笋进行采收,销售价为2.6元/公斤,每亩移栽5500至6000颗,每颗平均鲜重0.5公斤,亩产2.8至3.0吨,亩产值7200至7800元,扣除流转承包费、工时费、农药肥料和地膜费用,每亩纯收益3000至4000元,总纯收益为56万元左右。另外,在紫色莴笋生产中,从本村和外村每年请工1000多个工,每个工120元,共计支付务工费13万余元,解决了本地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本地村民的收入,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
紫色莴笋属于菊科莴苣属植物,肉质脆嫩且香味浓郁,是一种富含花青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紫色蔬菜,具有抗氧化、促进消化、改善视力、调节代谢等作用。其独特的紫色来源于天然色素花青素,营养价值比普通莴笋更高,适合日常饮食中补充营养,深受消费者喜欢。

据李天培介绍,紫色莴笋品质好,销量大,收入也不错,种植模式为“紫色莴笋—黄豆—紫色莴笋”,一年种植两季莴笋,5月初种植黄豆,8月初采收鲜豆,一年三熟。下一步,他们还将进一步增加附近的土地流转,扩大种植面积。(侯琴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