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传递“美好回音” 共筑大理山区儿童温心港湾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 10:07:28  来源: 云南日报-云新闻

  原标题:传递“美好回音” 共筑大理山区儿童温心港湾

  10月30日,为期三天的“美好回音”乡村心理课堂公益活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羊岑乡中心小学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由大理州爱心助学站与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志愿者团队通过物资捐赠、互动陪伴、专业心理辅导等多元形式,为大理山区儿童送去心灵关怀与生活支持。值得关注的是,在数禾科技的专项支持下,爱心小站聘请的专职心理老师同步进驻学校,将开展长期定点心理帮扶,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了温暖动能。

  作为剑川县乡村教育的重要阵地,羊岑乡中心小学近年来硬件设施得到显著改善,教学楼完成翻新、教学设备逐步更新。然而,学校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仍存在缺乏专职心理教师等短板,部分孩子因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结构特殊等原因,出现情感疏离、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此次“美好回音”乡村心理课堂,正是针对这一“软短板”开展的专项帮扶行动。

  活动期间,公益团队的行动兼具温度与实效。志愿者首先为孩子们送去了精心准备的物资,包括120余套文具、30余个篮球足球、50把雨伞等实用物品,覆盖学习与生活场景;随后,志愿者深度融入校园日常,与孩子们开展多维度互动:心理课堂上,志愿者结合自身童年经历,分享“如何克服孤独感”“怎样调节负面情绪”等真实故事,鼓励孩子们主动表达内心想法;课后,志愿者与孩子们手拉手跳白族传统舞蹈、一同在学校食堂用餐,还在国旗下组织“信任之旅”互动游戏,孩子们蒙眼牵手跨越障碍,在协作中体验信任的价值,逐步建立心理安全感。

  活动尾声,羊岑乡中心小学负责人、驻校心理老师及数禾科技志愿者召开专题座谈会,结合三天的实地观察与互动反馈,细化讨论后续心理课堂的课程设置、活动形式,最终确定将围绕儿童心理授课、教师心理辅导培训、沉浸式心理游戏、分级心理疏导等四大核心内容,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过去我们的帮扶多集中在物资捐赠、学业辅导等方面,随着与山区孩子接触增多,越来越意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样迫切。”大理州爱心助学站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乡村心理课堂”是对这一需求的精准回应,未来希望吸引更多年轻志愿者加入,用专业能力与青春活力壮大儿童心理关怀队伍。

  参与活动的数禾科技志愿者也深有感触。“作为金融科技企业员工,我们常思考技术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次和孩子们相处的三天,让我明白技术不仅能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更能通过公益项目转化为温暖的力量。”一名志愿者坦言,希望此次行动能带动更多人关注山区儿童心理健康,用持续的善意与创新方式守护孩子们的纯真心灵。

  据悉,“美好回音”公益项目是数禾科技在成立8周年时启动的长期公益品牌,以“微小善举撬动善意循环”为核心理念,通过持续落地公益项目传递社会温暖。此次在大理剑川开展的“乡村心理课堂”,是“美好回音”项目在儿童心理健康领域的首次尝试,既依托企业资源为山区儿童引入专业心理服务,也让“金融温度”突破地域限制,真正触达乡村儿童的内心。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山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更直接影响乡村人才振兴的长远基础。此次“美好回音”活动形成的“政府引导、企业赋能、民间组织落地、学校配合”协同模式,为破解山区儿童心理关怀领域“政策落地难、资源对接难、长效保障难”的痛点提供了可行路径。(吴沛钊)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