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弥渡红岩镇清水沟村:丰收季里话增收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09:27:57  来源: 微弥渡

  原标题:红岩镇清水沟村:丰收季里话增收

  秋天踏入弥渡县红岩镇清水沟村,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田间的白芸豆豆荚饱满、林下的秦艽叶片翠绿、松林里松果累累。这些扎根于山区的特色农产品,正成为当地群众开启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在清水沟的白芸豆种植基地,一串串饱满的白芸豆挂满枝头,这是今年首批成熟的白芸豆,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装袋。西村村民左瑔背着竹筐在地埂上穿梭,他轻轻拨开豆叶,熟练地将成熟的豆荚摘下。

  “前几年我在外地种植白芸豆,今年回到老家开发了50多亩地来种。今年的产量真不错,如果价格能和去年持平,我估计能有十七八万元的收入。”左瑔满怀期待地说。

  记者了解到,左瑔采取白芸豆、豌豆与蚕豆茬口衔接种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增强了作物抗风险能力。据悉,今年全村白芸豆种植面积约200亩,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充沛的雨水,白芸豆单产较去年有所提升,预计总产量将超过20吨。此外,村里还特邀专家到村开展技术指导,通过“理论+田间”的实践结合,帮助农户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种植。

专家指导现场

  在中草药秦艽地里,54岁的毕荣富正一边清理杂草,一边拨开秦艽的叶片仔细查看。去年他种了3亩秦艽,今年扩大到了13亩,从育苗到管护都格外用心,每天都要到地里观察秦艽的生长情况。

  “今年种植情况还不错,每亩产量能达到三百多公斤。如果收购价格50块钱一公斤左右,估计年收入能有17万元到20万元,对我们农民来说,这真是件大好事。”毕荣富笑着说。

  松林里的松子也成为不少农户的“绿色银行”,既保护了生态,又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排排秦艽整齐地栽种在松林下,既不影响林木生长,又“盘活”了土地。

  近年来,清水沟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扩大农产品种植规模。白芸豆、秦艽、松子等特色农产品,不仅丰富了村里的产业类型,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支柱。村民们通过科学种植与规范管理,实现了产量与品质的双提升。

  “目前,白芸豆种植是我们村的主要产业。我们将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规范和加强技术指导,进一步提升产量和质量,拓宽销售渠道,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此外,结合我们山区村的地理、气候资源优势,我们计划逐步带动中草药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实现农户收入增加和产业稳定发展。”红岩镇清水沟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毕永勤表示。

  如今,清水沟村的丰收不仅体现在田野里的硕果累累,更体现在村民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中。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清水沟村正走在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郑媛媛 李克钊)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