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洱源牛街:大白芸豆喜丰收
时下,洱源县大松坪、白草、福和村等地的大白芸豆相继进入采收季,放眼望去,一串串大白芸豆挂满藤蔓,豆荚饱满圆润,群众忙碌的身影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奏响了秋日里的“丰收交响曲”。
走进牛街乡大松坪村,成片的大白芸豆藤蔓顺着支架向上攀爬,翠绿的叶片间,一串串大白芸豆格外显眼。农户们背着竹筐,麻利地从藤蔓上摘下豆荚装进竹筐,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禾银举是大松坪村种植大白芸豆面积较大的农户之一,这几天,一家人正在忙着给采摘回来的大白芸豆脱壳。
大白芸豆种植户禾银举说:“从10月1日以后我们家就开始陆陆续续地采摘豆子了,采回来的有干的、湿的,干的是20元/公斤,湿的是18元/公斤,今年的市场行情还是可以的。”
大松坪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是绝佳的大白芸豆种植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大白芸豆,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种植出的大白芸豆因其粒大饱满、营养丰富、品质优良,备受市场欢迎。
小小的大白芸豆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今年气候好,加上农技员手把手教的种植技术,大白芸豆长得比往年都好。正在采摘大白芸豆的种植大户罗福前手里攥着一把刚摘下的大白芸豆,脸上满是笑意,并表示,明年将大力推广芸豆3号种植,增加自家的收入。
大白芸豆的种植户罗福前说:“今年,我家种了30亩的芸豆3号,现在采了3亩左右,干豆子每亩产量达到300公斤左右,以前种的老品种干豆子每亩产量只有120公斤左右,芸豆3号种下来增产增收。”
大白芸豆的种植过程相对单一,成熟的大白芸豆采摘下来,进行脱壳,再用风扇将杂质吹出,即可打包出售。整个种植、采收过程省时、省力、省心。
洱源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杨汉培介绍,为提高大白芸豆的产量和品质,今年洱源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服务中心引进了抗病性强的“芸豆3号”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邀请农业专家开展田间培训,从播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全程跟踪指导。经过测产,平均每株达146个豆荚。种植出的大白芸豆个头大、杂质少、品质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同时,洱源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在农技人员指导下,种植区农户还采用大白芸豆套种蔓菁、马铃薯等其他作物模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促进了农民的稳产增收。目前,大白芸豆不仅畅销昆明、四川、重庆等地,还通过深加工制成芸豆粉、蛋白制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洱源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杨汉培说:“我们在全县试验示范种植了芸豆3号900亩,涉及大松坪、福和、福田、焦石等村委会,老百姓的传统种植每亩产量最高200公斤,今年芸豆3号种下来每亩产量达到350公斤以上,大白芸豆还符合套种模式,套种了土豆和蔓菁,这两样作物的产值每亩在1500元左右,加起来每亩产值在9000元以上。”
近年来,洱源县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乡村振兴、农民致富为目标,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探索大白芸豆发展路径,让大白芸豆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金豆子”,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菊芳 喜杏 新弟 田生 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