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日期间,金沙江畔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钟英乡宝丰寺村梨园里,沉甸甸的蜂糖梨压弯枝头,清甜果香随风飘散。果农们穿梭林间,采摘、选果、装箱忙得热火朝天;各地客商纷至沓来,线上订单持续暴涨,一箱箱蜂糖梨正满载着节日祝福,销往全国各地,勾勒出一幅“双节丰收购销旺”的生动画卷。
钟英乡宝丰寺村海拔2000米以上,地处金沙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带,独特气候为蜂糖梨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村中几棵上百年历史的老梨树,是当地蜂糖梨的“根”。当地群众世代嫁接改良,从它的枝丫起步,培育出如今皮薄汁多、味甜如蜜的优质品种。
在百年老梨树旁,钟英村委会副主任薛建祥介绍:“我身后这几棵老树,不要看它不起眼,我们宝丰寺蜂糖梨都是从这个老树上的丫枝发展起来的,它是带动我们宝丰寺蜂糖梨产业发展的最古老的树,有上百年历史了。”
得益于百年品种改良与独特气候滋养,宝丰寺蜂糖梨有着让人难忘的特质:皮薄如纸、果肉雪白、梨核极小,一口咬下清脆爽口,甘甜果汁瞬间浸润喉咙,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行走的水分小炸弹”。它不仅口感独特,还兼具生津润肺、清热化痰的功效,甜润中带着淡淡的蜂糖香,余味悠长。正因这份“天然好滋味”,每到丰收季,各地客商都会慕名而来,把它作为节日馈赠、家庭品尝的优选。“宝蜂寺梨口感好、汁水多,我每年成熟季都过来运输。”收购商汪朝金说。
如今,宝丰寺村的蜂糖梨挂果面积已近1200亩,亩产稳定在1000公斤以上,年产值超800万元。全村320户人家中,280户投身蜂糖梨种植,曾经的“山里土货”,如今成了双节期间的“抢手货”,更成了村民们的“摇钱树”。种植户韩仕强说:“我家这片梨园将近有近40亩,今年雨水比较好,挂果也挂得相当好,中秋节前陆续开始卖,目前来看行情比较好,估计能卖到二十万元。”
从深山“土特产”蜕变为双节“致富果”,宝丰寺蜂糖梨的成长,离不开政策与科技的双重助力。2017年,村里成立蜂糖梨专业合作社,为产业按下“加速键”。如今临近双节,合作社更是多措并举,让蜂糖梨“名声在外、销量看涨”。“我们邀请县上的农业专家,也请一些关于直播技术方面的人员来给村民开展现场的教学活动,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在抖音、微信、头条上发一些丰收的风景视频,提高我们宝丰寺蜂糖梨知名度。很多的网友就在线上给我们下单了,中秋节前四五天达到了顶峰,一天能卖两三百单,全国各地都有。”宾川县乡土蜂糖梨合作社负责人韩亚辉介绍。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名声在外”,宝丰寺村的蜂糖梨不仅甜了人们的舌尖,更甜了乡亲们的日子。这颗“行走的水分小炸弹”变身“双节甜蜜致富果”,既是钟英乡丰收的缩影,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生动注脚,在金秋双节的喜悦里,每一颗梨都承载着果农的勤劳,也传递着节日的幸福滋味。
云南网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张玲 吴松江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