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头图 >> 正文
大理:“三爱四心”赋能成长,“多元课程”点亮童心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 09:21:10  来源: 大理融媒

  原标题:“三爱四心”赋能成长,“多元课程”点亮童心

  “准备起飞,起飞速度慢一点……风有点大,先降低高度……”在大理市海东墨弦书院实验小学教学楼前,两架由学生亲手组装的简易无人机腾空而起。操控无人机的学生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自豪,一旁指导的老师则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大理市海东墨弦书院实验小学,这样让孩子“眼睛发亮”的教育场景,正从课堂到德育、从课程到成长,全方位铺展。

  让成长有温度

  作为上和片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投资兴建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小学,从办学之初仅2个教学班、65名学生,到如今36个教学班、1470余名学生、130余名教职工,墨弦书院实验小学在“加速度”成长。

  学校以爱家乡、爱家庭、爱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生命感知和主人翁意识,通过培养学生感恩心、包容心、敬畏心和责任心,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三爱四心”这一体系被巧妙融入日常教学。

  大理市海东墨弦书院实验小学德育副校长陈玟西表示:我们将“三爱四心”这一体系全面融入日常教育教学,首先是课程渗透,在各学科中挖掘德育元素;其次是活动承载,通过主题班会、传统文化节日等让学生亲身实践。最关键的是构建“全员育人”格局,让班主任、科任教师、职工乃至家长都成为德育工作者,形成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的良好氛围,真正让德育目标落地生根。

  “社会化学习” 让知识活起来

  从“老师讲,学生听”到师生“一起找答案”,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推行的“社会化学习”模式,让课堂成了学生的“主场”。

  大理市海东墨弦书院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教学副校长王路兵:“课堂上,我们以小组合作互动取代单向讲授,让学生成为探究主角,孩子们主动发言、互助解疑,课堂参与度和知识吸收效率明显提升。作业设计上,结合学科特点布置像‘身边的植物观察’这样的小组共研任务,提供分层探究方向,学生在协作中巩固知识,真正做到了让每个孩子被看见、被关注、被支持。”

  学校推行的备课“四统一”模式,更是通过集体协作实现教学减负增效,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优化了教学全过程。

  大理市海东墨弦书院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长、数学老师王姣姣表示:“‘四统一’包括统一备课本,集体审议形成共识性‘教学案’;统一课件,共建共享并支持个性化调整的资源库;统一工具单,分层设计课堂学习支架;统一作业,精选习题、分层设计、严控总量。该机制在保障教学规范一致的同时,既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又能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多元课程 开启成长“任意门”

  自2018年创办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语数出色、英语出众、特长出彩”的学科培养目标,认真落实“双减”工作,把课后服务管理制度细化,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

  学校开设了篮球、足球、高尔夫、击剑、网球等体育运动课程,舞蹈、钢琴、古筝等艺术课程,以及无人机、编程、科学魔术等科技课程,发展学生艺体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理市海东墨弦书院实验小学学生段智英说:“我最喜欢的特色课程是软笔书法课,这门课让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书法课上,我不仅学会了写一手工整的毛笔字,还了解到每个汉字背后的故事。每次练字时,我都会静下心来,原本急躁的性格也变得沉稳了。”

  学校在开设特色课程滋养学生特长的同时,积极进行“正面管教”实践。日常教学中,老师们遵循“和善于坚定并行,尊重与规则同在”的理念,注重与学生平等沟通,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大理市海东墨弦书院实验小学学生成长部部长李巧介绍道:“相比传统强调惩罚的方式,正面管教更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过程引导。长远来看,这种教育方式显著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学生更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学会合作与尊重他人,内在动力得到提升,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办校七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大理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大理州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入选为“云南省科技厅2023年度科学技术普及专项项目成员单位、2023年科普校园课程开发与示范推广活动项目成员单位,在各类项目活动中也屡获佳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如今,学校正以“办品牌学校,育墨弦英才”为目标,在“全员育人、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深耕,力争让校园里的每一堂课、每一次探索,都成为孩子成长的“助飞器”。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