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带来超1200万收入!丰收里的“科技小院”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目前,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其中。“科技小院”一头连着科研院校,一头连着广袤田野。院校师生们与农民朋友们一起,用科技的力量、智慧的头脑和辛勤的汗水,将创新的种子播撒在祖国大地上。
科技小院如何更好地推动新技术走进农家?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外国友人如何共享“科技小院”的智慧?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云南大理古生村坐落在苍山脚下,洱海之畔。曾经的古生村属于全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境山区。
2022年,上百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研究生们一头扎进千年白族古村落。他们保护洱海、守护苍山,与村民一起下地种田谋收获、开拓市场助增收,用“爱农兴农、助农惠农”的信念,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新答卷。
△洱海古生村 科技守美景 文旅兴农人
既要保护洱海环境
又要助力农民致富
古生村科技小院做了啥?
研发绿色生态技术,降低化肥使用量,同时提高产量。从油菜、水稻到玉米,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开展了许多项种植实验。这样的尝试,旨在探索出适合古生村发展的绿色高值种植模式。
科技小院尝试种植用肥进一步智慧化和精准化。乡亲们只要提供地块位置和准备播种的作物,小院就会根据数据库中的土壤监测数据进行匹配,推荐最适合的肥料用量,送肥料到村民手中。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开拓思路,挖掘古生村的文旅潜力。去年科技小院给当地带来了超过1200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