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沪滇资金“精准滴灌”,鹤庆县“一枝花”结出“千万产”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8日 14:56:13  来源: 云南网

  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金墩乡小白龙现代农业产业园花卉种植基地,连片的温室大棚里花开正艳,工人们正在将刚采摘的玫瑰分拣入盒。

  “沪滇资金就像‘营养剂’,为我们产业发展、联动带农、乡村振兴等方面注入了强劲动力。”金墩乡武装部长赵轶介绍,小白龙产业园花卉种植基地一期188亩已建成投产,总投资4700余万元,其中沪滇资金2200万元;正在建设的192亩二期项目,注入沪滇资金900万元。两期累计3100万元的沪滇协作资金,成为产业园加速崛起的“引擎”。

  “我们花卉基地的一期、二期都用到了沪滇资金,对我们的帮助特别大。”站在二期花卉基地建设现场,望着正在搭建的连栋膜温室,花卉种植基地负责人刘元胜算起了“成长账”。他介绍,正在施工的二期项目得到了900万元的沪滇资金支持,其中825万元用于新建4万平方米蝶形连栋薄膜大棚及配套土建,75万元投入600平方米棚间道路修建和场地平整。二期项目今年年底投产后,400亩的基地花卉年产值预计将突破4000万元。

  资金“落地”即“显效”,背后是沪滇协作与鹤庆县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刘元胜坦言:“没有沪滇资金的及时注入,我们不可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完成从土地平整到规模化投产的跨越。”

  产业壮大的同时,“红利”正顺着产业链流向农户。目前,一期花卉基地已带动8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二期投产后,用工需求将增至160人。“土地流转每年有租金,花棚上班每月有工资,年底还能享受村集体分红,这三样加起来,收入还是可以的。”工人屈政江高兴地说。

  据刘元胜介绍,仅花卉产业一项每年可为村民带来土地流转收入47.5万元,且租金逐年递增,满产后工资性支出将超600万元,加上各类租金给村集体带来的收益,形成了“租金+工资+分红”的三重增收模式。

  从零散农田到现代产业园,从“一枝花”到“千万产”,沪滇协作资金正“精准滴灌”鹤庆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云南网通讯员 李保彤 赵俊松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