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云新发布】保护见真章!云南湿地保护晕染诗意生活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17:05:17  来源: 云南网

  云南网讯(记者 杨吉娟)8月21日,记者从“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守护湿地之美 共享诗意生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云南湿地保护成效显著,湿地生态成果带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诗意升华。

发布会现场  

  湿地生态空间更加开阔。十年来,云南累计争取和下达中央湿地项目资金10.66亿元,在全省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保护补偿等项目160个,修复退化湿地15万余亩,完成湿地生态保护补偿6万余亩,有效提升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质量,湿地生态空间更加开阔。 

  湿地野生物种种群扩大。监测数据表明,纳帕海黑鹳数量从2016年的200只增加至416只,成为国内黑鹳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越冬地和停歇地;剑湖紫水鸡数量从2016年的767只增加至1478只,成为国内紫水鸡种群的最大分布地;“鸟中大熊猫”彩鹮在滇池、泸沽湖、大盈江等多处湿地现身,并首次在剑湖湿地成功繁殖。同时,野菱、海菜花等重点保护植物分布范围逐年扩大,大山包、拉市海湿地植被覆盖率分别提高了14%、1%,腾冲北海成为国内种群规模最大的野生莼菜分布地。湿地及其周边“珍、稀、奇、特”的野生动植物,让湿地焕发灵动的气质,吸引大家不远千里来到云南,品味诗意生活。  

  湿地生态产品更加丰富。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梯田养鱼,“一水多用、一亩多收”,实现传统农业单一水稻收益向水稻、梯田鱼、梯田鸭及鸭蛋等综合收益的转变,成为人水和谐、鱼米共生的典范。丘北县依托普者黑湿地开展生态旅游,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达70亿元,占丘北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1%。碧塔海、泸沽湖、腾冲北海等湿地生态旅游的品牌优势明显,大山包、纳帕海、拉市海等国际重要湿地观鸟产业逐步壮大……打通了湿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有力支撑了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