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杨吉娟)8月21日,记者从“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守护湿地之美 共享诗意生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是目前国际上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方面规格最高、分量最重的荣誉。“国际湿地城市”的成功认证,标志着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湿地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接下来,大理市将从以下四方面发力持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持续强化湿地保护与修复力度。恪守《湿地公约》精神,严格落实湿地保护红线制度,以《大理市湿地保护规划》和《大理市国际湿地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实施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不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退化。
大力推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快探索洱海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实现机制,积极参与碳汇产品开发交易工作,让“国际湿地城市”的品牌效应充分释放,让湿地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大课堂、国内外游客感受大理生态魅力的重要窗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融合。
全力提升湿地管理能力和水平。以“洱海指数”综合评价体系为指南,强化卫星遥感、AI监测等技术应用,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优化大理市苍山洱海(湿地)一体化智能监管系统,持续构建“人湖和谐互动”的洱海保护新模式,提高湿地管理科学化、数字化、精准化水平,打造“数字湿地”标杆。
加强合作交流讲好大理故事。加强与其他“国际湿地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工作,主动在国际平台上宣传展示大理湿地的保护成效。同时,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让更多市民、企业、社会组织成为“洱海卫士”,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