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巡展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开展。
展览现场,人头攒动。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男女老少齐上阵,在陡峭山壁间奋力开辟道路的场景;施工图上弯弯曲曲的线条,勾勒出公路穿越崇山峻岭的轨迹;斑驳的会议记录里,清晰记录下当年修建公路的紧迫感,直观展现着滇缅公路背后的历史记忆。
本次展览设置“山川震眩 烽火危局”“血肉筑就 抗战通途”“战略动脉 托举山河”“护路保通 断裂重生”“历史回声 精神传承”五个部分共22个单元、66个板块,系统呈现了滇缅公路从抢修、军运、切断、复路的全过程。展出的400余件珍贵史料中,90%为首次公开,包括修筑公路的训令、指令、工程报告、公路路线图及施工图、照片等,真实还原了这条“抗战生命线”背后的珍贵细节。
滇缅公路于1938年紧急抢通,全长1146.1公里,东起昆明,西行经畹町出境,直通缅甸腊戍。其中,大理州境内长300多公里,经过祥云、弥渡、大理、漾濞、永平、云龙等县市。这条由云南20万各族民众在崇山峻岭中以血肉之躯筑就的公路,是当时维系中国抗战外援物资输入的“生死通道”,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悉,“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已于8月14日在昆明正式开展,并于8月19日在滇缅公路沿线楚雄、大理、保山、德宏同步巡展。每个展点展出时间为1个月。
云南网记者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