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理隐藏款“特产”:拉乌三文鱼
提到大理,你首先联想到的是不是山水如画、果香四溢?又或是令人无比向往的“苍山雪“”洱海月”?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大理的宾川县,还养殖着被称为“深海红宝石”的三文鱼!
三文鱼属于冷水性高度洄游鱼类,对水温、水质要求较高。宾川县是如何实现高产养殖的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宾川县拉乌乡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高,水质优良、常年低温且水流不断,非常适合三文鱼生长。宾川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拉乌乡水厂村发展起特色三文鱼养殖产业。走进养殖基地,可见依山而建的标准化梯级鱼池错落有致,上万尾三文鱼在潺潺流动的溪水中争相游弋。
拉乌乡自然环境优美,水质优良,水温常年保持在18℃以下,为三文鱼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我们采用天然山泉水进行活水养殖,环境好、水质优,这种低温环境特别适合三文鱼生长,三文鱼存活率高。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只需进行常规维护和管理,无需采用特殊技术。”养殖基地负责人安志贵介绍道。
正是这优越的生态,造就了拉乌三文鱼肉质鲜美、口感细腻的上乘品质,产品深受昆明、曲靖、大理及本地市场青睐,供不应求。
目前,拉乌水厂养殖基地占地2.4亩,拥有14个鱼池,存栏三文鱼2万余尾,年产量约30吨,年产值达80万元。宾川县农业农村局投入资金50万元,由安志忠负责具体管理和运营,盈利后十年内每年向乡政府分红5万元,专项用于产业扶贫。同时,基地所在的大厂村集体每年也能从中获得数万元收益。这一模式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拉乌乡三文鱼养殖产业有望成为宾川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福祉。(徐晓霞 周云曦 温昌盛 邓熙翔 杨运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