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在龙尾关老街静享生活漫时光!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 12:47:00  来源: 大理州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大理老街丨半城烟火半城诗,在龙尾关老街静享生活漫时光!

图片
海报老照片来源于大理市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指挥部

  夏日清晨,阳光慢悠悠地洒在龙尾关老街的青石板上。街边两侧的菜摊水灵鲜嫩,老豆腐冒着热气,卤味浓香四溢,米线、蒸糕、破酥包的烟火气宣告着早市的喧腾。而沿着街道往上走,十点光景,咖啡店、手作店等仍门扉轻掩——店主们“任性”地遵循着自己的节奏,慢,成了这条千年古巷不言自明的注脚。

4c383ff7f865cc1eaa4a2f35cf2a533.jpg
96d16b842bffce5127cbb6eee85a86a.jpg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里是龙尾关,大理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街之一,是南诏古都城遗址的南大门所在地,历史上曾作为茶马古道和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节点,青瓦木梁的“三坊一照壁”老屋承载着1300年生生不息的市井记忆。2022年,它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当政府以“修旧如旧”的匠心修缮挂牌老宅,一批怀抱梦想的新经营者悄然涌入,为古街注入全新的灵魂——千年龙尾关,正迎来一场静水深流般的蜕变。

12345.jpg

  方寸小店,安放青春梦想

  在街边仅40平方米的“丰年蝶”小店里,23岁的王金艳正俯身专注地软化蝴蝶翅膀。2024年从大理大学毕业后,这个哈尔滨姑娘在龙尾关租下老屋,经过简易修缮后选择在此扎根创业。扎染布帘下,她亲手制作的蝴蝶装饰标本、蝴蝶书签、蝴蝶冰箱贴等被挂在石墙上、摆在吧台上,游人不时驻足欣赏,遇到心仪的便会买下留作纪念。

2bbf3f33877e11a43605de108ea40db.jpg
王金艳
595a65e8b08b96268fafcde06c30026.jpg

  “我一直很喜欢蝴蝶,有个关于蝴蝶主题的温暖小店是我的梦想,龙尾关的生活气与文化味正合适。”王金艳说。店铺虽小,却承载着她理想的生活:前店经营蝴蝶周边产品和各类饮品,后屋便是家,自己买菜做饭,方寸之间构筑起安稳天地。毕业一年,她在龙尾关古街的褶皱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从容,也让老街有了第一家有关蝴蝶主题的小店。

2682bdf806a1e51845ccc95cb1f31cc.jpg
d644421c6accca7594fd57510c5ec83.jpg
“丰年蝶”小店
52124f0b96d46189a728b3825eb07e4.jpg

  老诊所换面貌,变身活力新据点

  “日初•叁椿树”在龙尾关老街小有名气。店主张宇凌是1998年出生的宾川青年,她大学毕业后想打造一个属于年轻人的休闲社交空间,便将选址定在龙尾关老街。近470平方米的空间由大理市龙泉社区老卫生所与一户私人院落整合改造而成,店铺前院保留着古旧的木梁青瓦,后院却别有洞天——吧台区、落地斜梯阅读区、休闲区、调酒区等,每个区域都自成风格,每个角落都能拍照出片。除了各种咖啡饮品,店铺还经营了西餐、泰式火锅等,每周固定时段还能观看驻唱演出。

图片
张宇凌
68a0cfd9325d3e5c6f04ba2261f2616.jpg
2c4672fe5a03c3c1a0a3e3dd1379bc6.jpg
25f7186e851d5a8423737779a76ae16.jpg
7878431d46e7b8abc053e072412f977.jpg

  “最初只想建个青年据点,但没想到会被这么多人喜欢,对我来说这是最大的惊喜。”张宇凌说,今年七月,十几位银发阿姨集体来店里喝咖啡打卡的场景深深触动了她。如今,这里跨越年龄与地域:老人闲坐,孩童嬉戏,年轻人对着电脑工作或聚会畅谈。龙尾关的包容让她的小店意外成为多元生活的容器。未来,她还将尝试把白族三道茶融入咖啡,让空间承载更丰厚的在地文化。

图片
图片
茶香为引,老院新生

  52岁的许林霆,将三十载茶文化深耕带入了“青蓝山房”。这座由六户荒废老宅改造重生的院落,巧妙融合了多重功能:西式吧台飘散着手冲咖啡与鸡尾酒的香气,传统茶室陈列着琳琅茶器,银器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预约制的私厨包厢和客房能解决客人食宿问题,绿意盎然、摆满老物件的后院,更成为摄影展、书画展、音乐会的天然舞台。

图片
许林霆
图片

  “龙尾关本就是茶马古道驿站,我在此传扬茶文化,恰逢其时。”许林霆视此为自己文化使命的延续。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进他的茶室,品茶、聊天,有意放慢步伐和生活节奏,去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和本地人文历史。许林霆表示,他愿在此扎根二十年、三十年,将青蓝山房打造成解读大理历史与龙尾关生活的“城市会客厅”。

68af17c5530d3acc11e35802fa9c45f.jpg
dbbb8bd5b201ecdf2fcf1514fc0ff04.jpg
青蓝山房
f156ba9ccfe540b1d1a6d716e173a8c.jpg

  国风新韵,旗袍摇曳老街

  在龙尾关街区下段,“云裳旗袍”小店隐在人流中。店主官晓菊,今年34岁,红河建水人。起初在朋友的介绍下来龙尾关游玩,得知自己喜欢的热播剧《司藤》曾在龙尾关取景拍摄后,想在龙尾关住下来的想法更加强烈。最终她在龙尾关租下老房子,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进行简易修缮,开了一家主要经营苏式老派旗袍的小店。店里主要售卖旗袍成品,也选择性地做私人订制。官晓菊介绍,来店里的年轻女孩越来越多,目前她也在不断创新——大胆融入白族扎染元素,用蓝印花布制成改良旗袍,让东方美学在古巷焕发新彩。

图片
官晓菊
图片

  “在千年老街开一间自己的旗袍店,太幸福了。”官晓菊眼中闪光。小店的气质与老街底蕴相契相生,身着扎染旗袍的年轻身影在青石板路上摇曳,成为流动的风景,也印证着她所珍视的生活状态。

4c8711575134f2dc637a2021ae29b03.jpg
511b7a131250c7f10650c0ad6b0156b.jpg

  龙尾关有“一关两街十六巷”,近年来,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开展相关努力。记者从大理市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指挥部获悉,龙尾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计划投资10.38亿元,于2017年7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465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9500平方米。一期建设停车场、绿地广场、公共厕所、游客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二期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三期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四期建设博物馆、非遗馆、文化主题馆、书院等并进行文化景观提升。目前,相关项目正有序推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今,漫步在龙尾关老街,古朴的木构老屋与精心设计的现代橱窗相映成趣,清晨的市井喧闹与午后的咖啡醇香交织弥漫。温馨的猫咖里,阳光斜照,猫咪慵懒,年轻人轻声细语;古风民宿的雕花窗棂后,是旅人安放身心的静雅空间;深巷里的风味私厨飘出诱人香气,预约制的餐桌上盛放的是主人对食材的敬意;特色小酒馆在月色中点亮暖光,成为夜话与微醺的港湾。龙尾关老街像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生活容器”,它不设门槛,欣然接纳着怀揣不同梦想、拥有不同生活节奏的人们。

图片
图片
图片

  无论是世代居住于此的本地人,还是扎根创业的青年,抑或是短暂停留的旅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按自己的方式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在这里,生活的烟火气与诗意的栖居和谐共生,共同编织出千年古巷在当代焕发的、触手可及的生活“漫时光”。

  记者观察

  活力注入 老街焕新

  从王金艳“丰年蝶”的微观梦想,到张宇凌“日初•叁椿树”的活力社群;从许林霆“青蓝山房”的文化深耕,到官晓菊“云裳旗袍”的传统焕新——龙尾关老街的新生业态远非商业的简单叠加。它们如根系般缠绕于古街1300年的历史脉络中,在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浓郁氛围里,创业者们找到了安放热爱与创意的土壤。

  政府的“修旧如旧”,恰似一把钥匙,开启了古建筑活态传承的大门。咖啡香萦绕老药铺,吉他声回荡老院落,扎染旗袍摇曳古巷道——历史底蕴与青春活力达成了美妙的共生。龙尾关,这座茶马古道上的古老关隘,正以松弛而自信的姿态,成为都市青年向往的“新根据地”,更书写着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的生动范本。在这里,半城烟火,半城诗意。时光的脚步仿佛被青石板轻轻挽留,静候每一个到来的人,静享一段属于自己的“漫时光”。(褚雪琴 李婧 杨柯达)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