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大理:前方高能!这个村靠养蚂蟥致富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15:01:50  来源: 大理发布

  原标题:县市|前方高能!这个村靠养蚂蟥致富

  水蛭,常被人们称为蚂蟥,这种软体动物因为具有吸血的习性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恐惧符号。然而,在漾濞县漾江镇,水蛭却从令人畏惧的"吸血虫"摇身一变成了身价千元的“软黄金”,让昔日“害虫”变身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

  走进漾江镇江桥村水蛭标准化养殖车间,只见安南村村民王继飞正手持高压水枪,仔细地冲刷着池壁和池底的淤泥与饵料残渣,确保养殖池干净整洁。曾经在外漂泊打工的王继飞,被家乡这个水蛭养殖项目的发展前景吸引,选择回到了家乡发展。

  漾江镇安南村村民王继飞:“村里建起工厂后,我就来这里务工,学养蚂蟥。待遇不错,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块钱。现在就想先把技术学好,以后如果有机会也想自己养。”

  依托漾濞优质的水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沪滇资金援建的厂房等条件,身为漾濞籍人士的上海泰和嘉谷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冯继平下决心带着技术和科研成果回到家乡创业,在漾江镇投资搞起了水蛭养殖项目。

  上海泰和嘉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继平:“水蛭是治疗心梗、脑梗、静脉曲张这一类疾病的最佳中药材。在它的提取物中,水蛭素已经超过1000万一公斤了。下一步,我们的种苗中心扩大之后,计划把这些种苗发给老百姓让他们来养殖,我们就负责提供种苗和设施,把项目进一步做大。

  漾江镇能引凤回巢、落地项目,离不开政府部门“店小二”式的服务理念,通过用活沪滇资金,创新将高速路建设时期废弃的业务用房变成现代化农业车间,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漾江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左竹杰:“我们围绕‘一个村引进一家企业’的思路,做到全程‘店小二’式的服务,从项目的选址、落地,到后续的一系列手续,企业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协助解决。还引导企业采取联农带农模式,优先聘用当地老百姓来这边打工,学技术。”

  目前,漾江镇水蛭养殖基地里正培育着200多箱,200多万条的优质水蛭,开拓了发展新路径,并成功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蚂蟥“变身记” 

  漾江镇通过“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农户参与养殖创业”的模式,将闲置资源变成了产业平台,普通农民正蜕变为掌握技能的技术工人。“一只蚂蟥”,在沪滇协作与“政府+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正为乡村振兴提供“造血”新动能!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