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看这1910株古树,你还记得哪一棵?
今年3月,大理州巍山县迎来了全国古树名木年度数据更新。此次调查统计数据涵盖了县域内1910株古树,共有散生单株古树496株,古树群55个1414株。其中,既有广为人知的巍宝山灵官殿的山茶花、先锋巍山崇正书院的大榕树,也有小河桥古树公园的黄连木,以及很多生长在村口巷间的鸡桑、高山榕、白玉兰、红椿、清香木等。
巍宝山“灵官殿”的山茶花
“巍宝山中主君阁,桂叶银红明人栽。十八米高世占魁,娇艳醉舞迎客来。”巍宝山灵官殿的山茶花由明代晚期人工栽培,树龄已达400多年。2008年,该树被评为“世界第一高山茶花”。自2016年以来,这株古山茶开始“生病”,经巍山县林草局组织专家抢救,情况逐渐好转。
先锋巍山崇正书院的大榕树
书院以现代设计与古建筑结合,既完整保存了明清风貌,又注入了现代活力,曾经的旧书院也重新焕发光彩,而书院门口的大榕树,则成了本地人和游客打卡的地标性植物。
这株大榕树至今已300多年,繁茂的枝叶不断生长,浓荫蔽日,生机勃勃。因风大枝重,为保障游客及行人的安全,相关部门对树枝进行了修剪。
小河桥古树公园的古树群
古树公园前身是明末修建的约一公里的农用水渠,渠埂两侧形成带状古树群,分别为黄连木、滇朴等古树52株,整个古树群树龄115余年,是巍山县城内唯一古树群。
已建成的小河桥古树公园是集古树群落、生态景观、健康休闲于一体的古树公园,既改善了古树群生存环境、有力保护了巍山宝贵的物种资源,也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打造了新亮点,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村巷的那些“老树”们
除了家喻户晓的知名古树,村巷里的每一棵古树都历经风雨沧桑,它们默默守护着村庄,跟随时间的脚步完成四季的变化。
此次走访调查运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和技术,为每一棵古树建立更精准的“数字档案”,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古树的生长状况和生长环境,及时为它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更好地评估它们对生态环境的贡献,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关键依据。
古树名木见证、记载着历史的变迁,镌刻着时代的印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承载着绵延的乡愁记忆。让我们共同关注古树名木年度数据更新,从数据中感受自然的坚韧、历史的厚重,一起守护这些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让它们在岁月长河中永远葱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