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蜡炬微辉洒桑梓 书香路上奋蹄忙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6日 10:03:32  来源: 云南网-春城晚报

原标题:蜡炬微辉洒桑梓 书香路上奋蹄忙 大理两位老人多年来不懈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阅读

杨人和希望读者通过书籍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摆摊时,李存德也和大家一起阅读。

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到来之际,2023—2024云南省寻访宣传“最美阅读者”“最美阅读推广人”“最美阅读空间”活动名单揭晓,共有13位“最美阅读者”、13位“最美阅读推广人”和10个“最美阅读空间”入选。其中,大理州的杨人和、李存德上榜“最美阅读推广人”。此外,在中国作协第二届全民阅读季上,大理州荣获全民阅读推广城市荣誉。

在“山水灵气,最宜开卷阅读”的大理,杨人和、李存德两位老人的坚守,是热爱,更是大理全民阅读方兴未艾、书香氛围浓厚的真实写照。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杨人和

退休教师自费建农村公益图书馆

记者到达大理市海东镇水井村的时候,杨人和正在一栋四层白族民居的一楼整理书籍,而这栋民居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仁人之家农村公益图书馆。

出生于1949年的杨人和是中共党员。退休前是一名乡村教师,先后在云龙县、大理市海东镇任教,担任过校长。说到教育说到读书,杨人和侃侃而谈,而他正在做的事,正是对教育事业的另一种延续。

“零门槛、零收费、零押金,不用出一分钱就可借阅。”杨人和介绍,来看书和借书的主力是附近的孩子和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也有部分村民,识字不多的就看看画册。

杨人和说,由于知识更新迭代较快,为了能让图书馆有更多新书,他每周都要到下关买书。“这么多年来,包都背坏了十多个。”说着,他打开一个柜子,向记者展示满满一柜子背包。

在接受图书捐赠登记册上,记录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图书捐赠信息。翻到其中一页,日期是2016年11月13日,杨人和对这一天发生的事情记忆深刻。他介绍,那天他坐车去下关的书店买书,遇到大理市客运东站的工作人员张翠萍。张翠萍问:“老人家,你背着一大包什么东西?”

杨人和说是书,张翠萍说:“这么大一包,很重呢!买这么多书,看得完吗?”

当得知杨人和退休后办了一个农村公益图书馆后,张翠萍很感动,从钱包里拿出一百元现金边塞给他边说:“我今天只带了这点现金,一点心意。”

杨人和摆手说:“我不接受任何捐款。”

张翠萍解释:“这个钱不是捐给你的,我平时工作忙,你帮我拿这点钱去买几本书。”

杨人和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不知所措。这时,公交车里的乘客纷纷鼓掌并劝他收下这份心意。杨人和只好收下钱,作为买书的资金。

杨人和感慨道:“这件事说明大家对读书的重视,对公益图书馆的支持。”

说到办馆的初衷,杨人和说,他以前是一名乡村教师,很了解农民的下一代要改变命运,只有好好读书这一条路。“农民挣钱不容易啊,舍不得给娃娃买书。我负担比较轻,可以买书来给娃娃们读。我是退休教师又是老党员,我想发挥余热,做一点对社会有用的事。”

于是,退休后的杨人和在家乡海东镇水井村自家的两层土木结构房屋里开办了农村公益书屋。这座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现在看来已有些老旧,杨人和指着老房子介绍,前些年来参观的各级部门负责人都肯定他的做法,同时叮嘱,为了安全,每次上楼看书的孩子不宜多于5个人。

后来,杨人和决定拿出他和爱人省吃俭用攒的钱,加上儿女支持的钱,共50万元盖新房作为图书馆新馆。2018年,一栋新的四层小楼建成,除了给儿女们留了卧室,其他的房间全部用来藏书。而杨人和和老伴依旧住在原来的老房子里。

经过十多年源源不断的购买和社会各界的捐赠,如今,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已达3.5万册。

杨人和的子女都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通过自己的成长、工作经历和子女的成才经历,杨人和深感读书的重要性。白族民居大门上“书香门第”四个字,昭示着这个耕读世家对读书的重视。

蜡炬微辉洒桑梓,书香路上奋蹄忙。他曾获得2021年度“云南好人”、2023年度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荣誉。杨人和说:“我要把这件事情一直做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存德

残疾人制流动书摊方便大家看书

李存德出生于1952年,中共党员,是弥渡县弥城镇红星村委会大三村的村民。他早年在东川矿务局矿务工程队工作时因公受伤,导致右眼失明、肢体残疾,走路需要依靠拐杖。1992年,李存德回到家乡,看到村里信件没有人送,他主动当起了村里的“邮递员”,为村民送报纸、信件、汇款单等,一送就是30多年。

2014年,李存德开始担任红星村委会农家书屋管理员。看书和借书的人并不多,李存德觉得这么多书没人看,太可惜了。

2019年,为了方便大家借阅,让更多人享受阅读的乐趣,李存德买了辆两轮小推车、两个竹篮,又做了个简易报架,这样一个流动书摊就制作成了。摆摊时他向过往路人不断吆喝:“看书不要钱,只要签个名。”

从此,每天的集市上,在这个简易的小书摊前,总会围着一群人。下至四五岁的儿童、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都喜欢到他的书摊前看书。

这也给小镇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5年来,除了下雨天外,每天清晨李存德都早早就起床,拄着拐杖,推着两轮小推车到集市摆书摊。

据李存德介绍,农家书屋的书籍一部分是县级部门发的,一部分是镇文化站发的,一部分是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的,还有一部分是驻村工作队开车拉来的。这让书摊上的书籍越来越丰富,流动书摊成了村民赶集之余阅读和交流的好去处。

老伴和女儿看他每天还要拄着拐杖推着车去摆摊十分心疼,多次劝他别干了,去县城和女儿生活。但李存德坚持摆摊,他说:“不摆摊村里人就没书看了。”

“工作可以退休,但党员这个身份不能、也不该退休,我现在虽然手脚不灵便,一只眼睛也不好,但大脑健全。我觉得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社会出一份力。接下来,我还会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也希望有更多人成为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公益书屋越来越多,让更多想看书的人有书看。”这是李存德一直坚持摆书摊的初衷。

在他看来,制约红星村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人的知识水平不高,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红星村的人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发家致富。

在李存德制作的《农家书屋出版物借阅登记簿》中,记录着在书摊上阅读和借阅的人员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这位七旬老人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到广大群众中的努力。

如今,来看书的人更多了,李存德非常欣慰。老伴跟他说:“以后你推不动了,我们两个就一起推这个车子。”

李存德所获荣誉无数,其中就有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和全国“乡村阅读榜样”。对于获得的荣誉,李存德很开心,他说:“人不用做多大的事,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成了就叫成功,我会坚持把书摊摆下去。”(记者 王利绚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春萍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