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坚守初心,当好产业发展的领路人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3日 14:43:00  来源: 云南网-大理日报

原标题:坚守初心,当好产业发展的领路人

“县里红岩镇吉祥村的人来学习我们的‘双绑’产业发展模式,他们快到了。”作为弥渡县新街镇董和村委会大荒地村的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组长,给前来学习的人们介绍大荒地村的产业发展经验,已经是张林保的家常便饭。

“一共种了多少亩?亩产是多少?大棚更换一次大概要多少钱?”虽然自己没有种植,但张林保依旧能一一详细解答每个问题。走进大棚内,翠绿的黄瓜挂满藤蔓,种植户正挎着篮子采摘成熟的黄瓜。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92000元,2022年近120000元,2023年近170000元,大荒地村的大棚黄瓜产业持续增收,已经成为“双绑”产业发展模式的典范。但一路走来也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我们组织开会讨论产业发展的事情,村里的群众到得非常齐,但一听到要投入资金300万元,群众没有了信心,开会的人越来越少,只有少数党员坚定地跟着我干。”说起产业发展之初的艰难,张林保感慨不已。

没有资金,没有人参与,连合作社都成立不起来。于是,张林保便带着村干部反复上门做工作,最终动员了16户共同成立合作社,由张林保兼任合作社理事长,并以张林保的名义贷款300万元。

“万事开头难,大荒地村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农户想增收想发展,但是不敢投入,张林保书记就去贷款,一个村的书记能扛300万元的贷款实在让我佩服,真正体现了一个村干部的担当。”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春说。

“尽管和大家说如果亏了有我担着,实际上自己也非常害怕。”张林保说,当时也想不到种植大棚黄瓜会有这么好的效益,面对巨额贷款,心里没底、压力巨大,晚上经常睡不着。“但我相信党和政府,‘双绑’模式肯定能让老百姓增收致富。”

“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气候去筛选品种、设计设施,用最低的成本发挥它最大的优势,这个是关键。”李树春对大棚蔬菜的种植有着专业的见解。弥渡县的气候特别适合种植黄瓜,生产出来的黄瓜因为品质好,不愁销路。2021年,大荒地村种植的大棚黄瓜第一茬就卖了个好价钱,300万元的贷款当年就还了220万元,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没有张书记拉我一把,我确实过不上今天的好日子,非常感谢张书记。”“我们很感谢政府支持我们,感谢我们的张林保书记。”“老张,我太佩服你了,这个年纪还这么拼。”……从没有人参与到有人参与再到家家参与,从顶着压力睡不着到增收了睡着都会笑,现在,大荒地村大部分外出务工的人都回来了,蔬菜大棚二期工程建设也已经开始。

兼任合作社理事长两年不领一分工资,因长时间进村入户累到扶着墙才能走路,多少次深夜才回家……张林保讲起这些事却是云淡风轻,他说:“说一千道一万,让群众包里有钱才是实实在在的,接下来还要全力以赴地做好工作。”(杨一薇 柴艳 杜伟 通讯员 鞠强 李铭)

责任编辑:邓蕊丹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