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云南南涧:沿江特色水果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7日 18:26:00  来源: 云南网

  冬天,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县澜沧江边小湾东镇岔江村委会纸房村,古朴的彝族村寨前,黄澄澄的沃柑挂满枝头,好一派丰收景象。站在沃柑基地放眼望去,澜沧江滔滔而下,半隧半桥独特设计的大临铁路小湾东站尽收眼底。这项新产业,让村民在春节前多了一份新收入,给游客添了一处尝美果、观美景的好地方。

  纸房村居澜沧江边,地势陡峭,村内仅有16户70人。多年来,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这片近百亩的沃柑基地不大,却是几户村民大胆尝试、敢于打破传统种植观念、发展经济林果的试验田。

  “2021年,沃柑开始挂果,按收成看,比种植玉米实惠多了。”2019年,村民李富祥与兄弟们联合,将三家人的坡地改良后,连片种下沃柑和砂糖橘。 

  据了解,小湾东镇有很多特色果蔬种植基地,沃柑却只有纸房村这一片。春节前后,纸房村的沃柑销售迎来了新市场。小湾东镇镇内村民办理客事,都会就近就便来基地批量采购沃柑。村民以6元每市斤的价格销售,收入还算可观。

  沃柑成熟以来,小湾东镇党委、政府主动走进基地,为村民在新媒体端推送了多条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内容,形成很好的引流,不少县内游客陆续走进基地,拍照、摘果、欣赏澜沧江美景,实现流量变现。年关将近,“纸房沃柑”也成为年货和伴手礼。

  “90后”种植户字凤才是真正的新型农民。退伍回家后,他就谋划着要发展新产业。据他介绍,2019年计划种植沃柑前,习惯于传统耕作的父母并不支持。“我当时是赌着一口气,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字凤才拿出自己的积蓄,托战友到从广西运回沃柑苗便开始了创业之路。

  起初,他父母觉得这里离县城远,祖祖辈辈又都是庄稼人,种水果没前途。儿子种下沃柑后,老两口索性在地里同步种下农作物,一方面表示抗议,另一方面以求双保险。一次偶然的机会,彻底颠覆了父母的看法。小湾东镇组织部分党员、新型职业农民、种植大户等到澜沧江支流黑惠江边南涧县碧溪乡孔雀渡考察沿江水果种植,字凤才母亲有幸参加。考察中,她发现上游的沃柑不仅种得好,收益更是超出了农作物的好几倍。

  近年来,南涧县结合“绿色茶区,农旅融合示范县”全新定位,依托无量山、澜沧江“大山大河”生态优势,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小湾东镇积极融入全县发展战略,在澜沧江沿江一带培育发展特色水果。“小湾东镇依托独有的澜沧江资源优势、江边温和的气候,大抓发展大抓产业,把移民后期扶持、涉农整合、沪滇项目等一系列项目深度融合发展种植产业,在沿江热带连片发展芒果、软籽石榴、沃柑、橘子、坚果、芭蕉等一系列热带水果,种植面积达3000亩以上。目前,沿江水果产业基本形成,下一步小镇东镇将把种植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建设名副其实的文旅新区。”小湾东镇人大主席郭增龙说。

  云南网通讯员 刘银珍 欧阳贵鸿 李栋华 茶伟翠

责任编辑:崔庆波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