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祥云:让各族群众共享地方志发展成果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2日 15:28:47  来源: 云南网-祥云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民族团结进步】祥云:让各族群众共享地方志发展成果

  2021年7月,云南省地方志学会组织专家查阅众多史料,根据史实认定祥云县在云南省享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美誉并颁发美名证书。

  祥云,是最早叫云南的地方。24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汉、白、彝、苗、傈僳、回6个世居民族,有42种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达9万多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0%。

  长期以来,各族群众在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和谐共生,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文明成果。石器文化、青铜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二战文化、民族文化等成为“云南之源”的精髓和内涵。

  祥云县是地方志资源的富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站在历史的发展方位,充分挖掘祥云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从中发现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的闪光点,全面记录编纂了全县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和繁荣稳定。真实反映民族文化发展脉络,牢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祥云县地方志成果丰硕。1996年6月第一轮《祥云县志》出版。2012年9月,第二轮《祥云县志(1978~2005)》出版。先后出版县志2部、部门志37部、乡镇志1部、村志1部、族谱5部、年鉴16部。1998年,点校整理出版了清代三部《云南县志》和民国《祥云县地方志资料》。2021年,精心编纂的精品旧志《清代<云南县志>整理》出版发行,全书包括存世的清代康熙《云南县志》、乾隆《云南县志》、光绪《云南县志》三部旧志的校注本和影印本,共9册约60万字。

  祥云县地方志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县地方志办公室为各级领导干部读志鉴、用志鉴提供支撑和服务,用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经验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把地方志工作落实到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来。

  积极参与《大理彝族村寨》《彝山彝水彝人》两部书的撰稿和编纂工作,全面记录了祥云县彝族村寨的村情概况、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和彝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奋进足迹。

  编辑出版了大理州地方课程系列读本《家在祥云》一书,设置专门章节——多彩民族。图文并茂介绍了祥云县各民族的分布情况、服装服饰、民族节日、民俗和民间艺术等,增强中小学生民族文化自尊自信,从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进校园、进课堂。

  拓展方志服务渠道。向各单位部门、乡镇、村发放志书年鉴,向祥云一中、祥云四中等学校图书室捐赠志书年鉴资料,设立祥云县地方志资料陈列室,完善地方志资料查询、咨询渠道,编写《祥云县情简介》和《“秒懂”祥云》等多种形式为社会各界、各族群众提供地方志精准服务。

  通过积极争取,云南驿、大波那、王家庄、大营、金旦大村、旧邑、大仓等7个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志·云南卷》,及时抢救和保护散落在各地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

  发挥地方志部门优势,助力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东山彝族乡干海村百合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记录在省州县年鉴里。米甸镇波罗村水稻、普淜镇力必甸村白萝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正在申报中。

  创新地方志工作思路,拓宽地方志工作视野,挖掘祥云地方志资源宣传途径。2021年8月,中央电视台CCTV9 “特别呈现”栏目,以公益广告形式首家展播《云南美名之--祥云县》,成为云南地方志工作的创新之举。《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丽云南(第二季)正气炳千秋,风骨励后人其他:祥云三英烈,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作品,在国家级多家媒体转载播出。

  祥云县地方志办公室在志书年鉴编纂工作中,切实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理念,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各民族坚定“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地方志发展成果。

  目前,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已经批复,同意在祥云县设立云南省方志馆云南之最文献分馆。中国方志文化园暨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云南驿古驿站专题馆等项目正在积极申报。这些项目建设落地,将为祥云各族各界群众共享地方志发展成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杨正雄)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