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祥云:林下经济蓄势待发
近年来,祥云县把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突出区域特色,科学规划发展规模和方向,积极探索多形式林下经济模式,多方面鼓励引导企业和种养大户投资林下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林地综合效益和群众增收。
为合理开发林下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林下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祥云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林下经济,形成了林药、林禽、林苗、林畜等多种经济模式,大力鼓励农户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积极引导林农从一家一户的“松散型”发展模式向“公司+基地+农户”的集约化模式转变,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对专业化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促其上档次、成规模,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有效地保护了林下资源,提高了资源产出量。
普淜镇杨花冲村村民朱正飞有效合理利用现有林地,深挖林地潜力,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林下资源创办祥云县爱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胡蜂养殖基地,每年培育蜂王上万只,培育标准蜂群6000群,产值可达150万元。致富不忘反哺乡邻的朱正飞,引领乡亲们养蜂致富,对林下养殖胡蜂的群众进行疾病防疫、林间养殖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吸纳32户当地群众加入合作社,长期用工20余人,最多时可达50多人,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就能实现经济收入。
在推进林下经济发展进程中,祥云县积极指导有林地的群众引进和掌握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一系列技术服务体系,大大激发了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普淜、东山、米甸等乡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出承包山林规范野生菌采集的新招,让村民公开竞标,对野生菌实行家庭承包采集,依据片区野生菌资源的多少,按不同标的承包给村民,使林下资源开发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条新路子,该县以野生食用菌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也有了较快发展,每年野生菌总产量可达4万多吨,总产值逾3亿元,实现了林区增效、林业增产、林绿民富。(陈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