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洱源积极探索“法庭+乡村振兴”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14:50:00  来源: 云南网-大理日报

原标题:洱源积极探索“法庭+乡村振兴”新模式

洱源县人民法院坚持强基导向,紧紧围绕法庭形象、多元解纷、人才建设、品牌打造四个方面,积极探索“法庭+乡村振兴”新模式,将邓川法庭打造为乡村法治打卡点。

强化诉调对接,打造乡村纠纷服务站。强化法庭立案服务和便民窗口建设,为涉及乡村旅游、园区企业营商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妇女儿童维权类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对诉讼服务站、审判法庭、阿鹏调解室等场所进行一体化集成式打造,优化整合立案信访、诉调对接、跨域立案、云上审判等多项功能。积极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格局,主动对接道路交通、保险等专业性纠纷调解组织,与县司法局联合设立诉前委派调解中心邓川法庭工作站,精心选派基层调解经验丰富的2名特邀调解员驻庭调解,截至今年10月底,已调解成功各类案件208件(其中委派调解192件,司法确认177件,委托调解16件),处理争议标的3280万元。积极打造无讼乡村助力市域社会治理,以“支部+法官+N”的模式组建新的解纷组织,实行党员法官包村制度,法庭积极开展右所鸡鸣村、士庞村和邓川中和村“无讼乡村”的实质化创建工作,在村内设立“ 党员法官工作室”,配备固定法官和村调解联络员开展工作,引导村组及群众有效化解矛盾纷争,将矛盾化解在早期阶段和萌芽状态,力争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良好法治氛围。

树立司法品牌,打造乡村法治名片。邓川法庭以“道德感化和法律引领”为途径,提炼出“一二三一”工作机制,引导当事人理性诉讼,有效增强了当事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引领当事人对照、反思自己的行为,真正使法治文化与案件办理有机融合,较好地做到了“有矛盾纠纷、到法庭解决、得公正处理、案结人和顺”的良性循环,截至10月底,法庭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90件,比去年同期减少130件,下降41 %,案件首度出现负增长,案件调撤率、服判息诉率、当事人满意率大幅提升。

目前,邓川法庭已成为“全省法庭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被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第六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全省优秀人民法庭”。(肖一君)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