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云龙:挪出“穷窝”住“金窝”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1日 17:11:00  来源: 云南网-大理日报

原标题:云龙:挪出“穷窝”住“金窝”

“我们原本居住在高寒山区,从县城到老家来回一趟坐车要5个多小时,山高路远,生活十分艰苦。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不仅让我们住进县城的新房子,还安排了稳定的工作,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说起搬到云龙县城福堂搬迁安置点的生活,秋妞妞眼里充满了希望。

1990年,秋妞妞从文山嫁到云龙县关坪乡胜利村彝族组,可是3个孩子出生不久,丈夫外出务工就再也没有回来,秋妞妞一个人把3个孩子拉扯大,由于家里贫穷,一直居住在垛木房里。2017年,在乡党委、政府及挂钩单位的帮扶下,秋妞妞卖了家里的牛羊,修建了一间平房。去年底,秋妞妞一家搬迁到福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老家的房子要拆除并进行复垦复绿,她告诉记者:“一家人都有了稳定收入,我们就积极响应政策,把老家的房子拆除,房子拆除后就安安心心在县城的新家生活,不再想回彝族组居住了。”

在脱贫攻坚中,云龙县立足“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实际,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检验脱贫攻坚成败的标尺,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9亿元,先后建成了诺邓镇龙飞村、漕涧镇仁德、功果桥镇旧州、民建乡红旗坝、县城福堂等24个安置点,搬迁入住1614户60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13户4637人,完成搬迁任务的100%,让世代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的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群众挪出了“穷窝”。

挪出“穷窝”后能否住上“金窝”?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云龙县充分发挥在新增易地搬迁点新组建的2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的组织引领作用,切实抓好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以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一批、劳务输出转移就业一批、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一批、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一批、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帮助就业一批的“五个一批”为抓手,全面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扶贫工作,确保搬迁群众都有一份稳定收入。同时,把旧房拆除、复垦复绿工作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后续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确保搬迁群众彻底搬出“穷窝”,真正拔除“穷根”,安安稳稳住“新家”。(特约记者 赵雪梅 通讯员 赵胜好)

责任编辑:毛雪勰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