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大理频道 >> 要闻 >> 正文
大理鹤庆县:民间高手“绣”绝活 织出幸福新生活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4日 16:31:57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黄磨西)“针脚要做平滑一点,这样绣出来的作品才好看,剪绒的时候剪刀一定要捏平,不然就得返工啦......”12月4日,当记者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金墩乡化龙村的杨文焕家时,看见她正在细心地指导着自己的徒弟做刺绣。

刺绣作品。记者 黄磨西 摄

  在鹤庆县甸南一带,刺绣一直流传于妇女之间,而杨文焕更是甸南刺绣的高手。杨文焕说,自己自小就深受母亲熏陶,对刺绣情有独钟,目前已经掌握了整套甸南新娘装的刺绣工艺,只要年轻人愿意学,她就愿意把这门手艺教授出去。

刺绣作品。记者 黄磨西 摄

  值得瞩目的是,2012年7月,杨文焕被授予鹤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3年被授予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5年10月获得大理州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银奖;2015年12月被授予大理州民间艺术大师,同年获得鹤庆县“十佳乡土人才”称号;2016年8月,获得“云南省民族民间刺绣高手”称号。

杨文焕和她的徒弟。记者 黄磨西 摄

  鹤庆甸南白族新娘装独具民族特色,做工考究,颇有晚清宫廷服饰遗韵,色彩明丽,黑与红的基本色调,宽松大方的款式特征,彰显雍容华贵、端庄大方的闺秀之态。

  化龙村里的绣娘们,茶余饭后总喜欢聚在杨文焕家的小院里,她们三两成群,相互指点,不断摸索,用纤纤素手、一针一线,编织、坚守、创造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时代印记。

杨文焕。记者 黄磨西 摄

  “这婚鞋需要做6到8个工时,如果用心好好绣,一双就可以卖600多元,闲暇时我就做点刺绣补贴家用”,家住鹤庆县金墩村的白族秀娘赵玉荣对记者说。

  杨文焕的徒弟施拖说道,我跟杨老师学刺绣已经五年了,目前我还在上大学,等毕业以后,我要成立一个工作室,把甸南刺绣做在手机套和手提袋上,让甸南刺绣与时代接轨。

刺绣作品。记者 黄磨西 摄

  化龙村委会大学生村官高磊介绍,为传承和发扬以甸南新娘装为主的民族民间手工刺绣技艺,化龙村“两委”成立了“鹤庆县金墩乡化龙甸南手工刺绣协会”,组织妇女群众传承刺绣技艺,相互交流切磋,同时带动更多人学习传统刺绣,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增加群众收入方面,效果显著。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