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祥云分公司(以下简称祥云移动)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响应号召,全力投入,坚持信息扶贫、信息脱贫基本战略,聚焦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应用带动传统产业培育新产业、信息化助力脱贫攻坚,集中发力,全面加快祥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祥云移动荣获了云南省2018年度脱贫攻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通了,通了,可以打电话了,你们听,是对方在说话。”祥云县普淜镇子咋么村野猪窝的村民兴奋地拿着电话挨个让大家都听听这期盼已久的声音。野猪窝地处偏远,人口分散,全村总共不到10户人家,长久以来,通信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在这之前,手机没有信号,只能当手表使用。为了解决信息通信困难,祥云移动多次现场勘站,推动规划建设,积极争取资金,派出专门队伍为当地建设基站。
米甸镇插么箐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山箐,里面接收不到任何信号,生活在那里的人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满山遍野的核桃长年靠人力畜力搬运至二十多公里外的镇集上售卖。2018年4月,这里开通了4G信号,村里人无比兴奋。一位老人拉着中国移动工作人员的手说:“我活了一辈子,真没想到老了还能与远在他乡的儿子视频,也可以联系核桃老板直接来家中收购,真的太感谢党、感谢移动公司了。”
其实,要将信号送进这些村子并不容易。据祥云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期建设基站时,许多贫困村道路通行不畅、山高林密,必须完全通过人力抬运线缆,并开展高强度作业。而对于稳定信号的后期维护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必须靠专人值守才能确保通信畅通。“这可是‘赔本’的生意,按人均每月20元通信费计算,100年也无法收回成本。” 然而,针对广大贫困地区基站建设成本高、难度大等实情,中国移动均主动承担起通信扶贫任务,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
当然,这也只是祥云移动信息化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东山乡外居苴大田村、小庄子老里么、鹿鸣乡雄里六哥苴、米甸镇自羌朗大箐沟、普淜镇折苴么么的乍,这一个个地处偏远山区的村子都有着相似的经历。
在中国移动的强力推动下,祥云信息化扶贫成绩显著:“宽带乡村”建设累计投资0.54亿,建成综合业务区177个,端口近5万个,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以及坝区自然村和绝大多数山区行政村;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到村项目,推进现有电子政务网延伸至132个行政村、7个社区,实现电子政务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建立和完善政府办公管理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累计向省州公司争取投资2.56亿元,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的网络覆盖。截至目前,全县已开通4G站点771个,其中偏远山区拉远站点50余个,结束了偏远地区群众“通信基本靠吼”的艰难处境。
网络信号通了仅是发展的基础要求,更重要的还是因网络而带来的电商发展。祥云移动还积极依托“彩云优品”电商平台,组织贫困地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平台对接,把本村的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卖得好,帮助农民实现节支增收,并仅“双节营销”期间,就协助将东山干海百合、汪氏银器手镯作为奖品礼包,共计推广当地农特产近1124份,涉及金额44.8万元。
云南网记者 贺静